日前,部分大学生求职者通过本报与腾讯网联合主办的“315消费投诉官方微博”反映,广西南宁市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站发布虚假的抄写员用工信息,其工作任务看似简单,实际上无法完成,求职者要求解除合同时,对方以签有劳动协议书为由拒退之前缴纳的百元至数百元不等的保证金。连日来,本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大学生求职遭遇骗子公司
小覃是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大一在读学生,寒假期间他来到南宁市,打算找一份兼职工作。他在赶集网“南宁兼职”栏目看到“广西南宁市红海商贸公司招聘兼职抄写员”的信息,其中称抄写的内容为信函、产品说明书,工资为40元/天至80元/天。小覃对这份工作颇感兴趣,便到该公司应聘。
小覃回忆说,经过简单交流,对方同意聘请他为该公司抄写员,并与他签订了一份劳动协议书,其中规定小覃每天要抄写30份资料,该公司按3元/份计酬,7天结算一次工资。同时要求在抄写过程中“用正楷字,黑色墨水钢笔或水性笔抄写,不允许涂改,不允许找别人代抄,不得泄露公司商业机密。否则,所抄写稿件作废无效”。签订协议书后,小覃向该公司缴纳了120元的保证金,领取了一份需要抄写的资料。回到住处小覃发现,该资料有1800多字,如果按照正楷字抄写、不出现一处涂改的话,至少需要1个小时,全天不吃不喝不睡觉,他也无法完成30份的抄写任务。他致电该公司负责人要求解除合同,对方表示,双方已签订劳动协议书,如果完不成任务,其缴纳的120元保证金不予退还。小覃说,他的感觉是遇到了骗子。
广西财经学院大二学生小陈与小覃有着同样的遭遇。寒假期间,她在南宁市易达工贸有限公司找了一份抄写员的工作,签订劳动协议书的时候对方让她缴纳200元保证金。第二天同样感到受骗的她找到该公司,要求解除合同退回保证金,对方以已签订劳动协议书为由拒绝退款。
招聘企业名称有的属虚构
根据两位受骗学生提供的线索,记者近日登录赶集网,在该网站南宁站“南宁兼职”栏目里,看到标称为广西南宁市红海商贸公司、南宁市易达工贸有限公司、南宁市斌祥集团股份责任有限公司、南宁市科达集团股份责任有限公司、南宁市昌盛集团股份责任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在招聘抄写员。这些公司发布的招工信息内容大同小异,对应聘者几乎没有设置多少条件,只需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即可,工资每天40元到80元,且提供“三险一金”及培训等待遇。
这些公司真的存在吗?1月28日南宁市工商局企业登记科科长尹学兵告诉记者,经过查询,上述公司均没有在工商机关进行登记注册,企业名称属于虚构。尹学兵同时表示,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我国只有“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并没有“责任有限公司”的说法,上述公司中有3家仅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其名称为虚构的。
为了调查这些“公司”是如何实施骗局的,1月29日,本报记者先后致电上述5家公司,发现其中4家公司的联系电话虽然不一样,但从声音来判断,接听电话的人似乎是同一女子。由于记者是用同一号码拨打这4家公司的招工电话,可能引起了对方怀疑,拨打最后一家公司电话时,对方直接表示不招人了。
1月30日,记者找到一位在读大学生,向他介绍了有关情况,请他以求职者的身份与上述公司中的南宁市昌盛公司进行了联系,对方要求其第二天去面试。
记者发现,该公司提供的面试地址,与上述小覃同学应聘公司的地址是一样的,均为南宁市人民东路158号C座704房。1月31日,面试回来的大学生向记者介绍说,其应聘过程与小覃反映的情况基本一致,在对方要求缴纳120元的保证金时,他以没带够钱为由脱身。他还告诉记者,该公司的办公条件简陋,除了两张办公桌、一台电脑外,没有看到其他设备。
此类不法行为涉嫌诈骗
记者了解到,在上述虚假招聘骗局中,受骗者以在读大学生居多,行骗者每次骗取的金额在100元至400元之间。知道受骗后,求职者要想拿回被骗钱款不容易。1月31日,南宁市兴宁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近期该部门也接到不少此类受骗者的投诉电话。多数情况下,行骗者收钱后不开具票据,加上其经常变换地址,致使受骗者在维权时陷入被动。
该人士还表示,按照《劳动合同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用工单位不得以任何名义向求职者收取报名费、抵押金、保证金等费用,也不得与在校学生签订劳动合同,目前多数求职者和在校学生对此缺乏了解。
广西桂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万峰告诉记者,不法分子通过发布虚假用工信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求职者的钱财,其行为涉嫌诈骗。求职者在发觉骗子公司的真实意图后,应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由政府职能部门追究不法分子的法律责任。
南宁市工商局企业登记科科长尹学兵提醒求职者,在应聘前,最好先到工商机关或通过工商机关网站查询该企业是否取得合法经营资格,是否通过工商机关的年检,反之,则要对此类用工信息保持警惕,以免自身合法权益受到侵害。
相关提醒
尤其要谨慎对待网上招聘信息
在调查中记者发现,通过各类网站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已经成为一些不法分子骗取求职者钱财的重要手段。2月10日,赶集网客服人员在回复本报记者时表示,该网站只是一个提供给用户免费发布和查阅信息的平台,信息由用户自行发布,网站工作人员无法逐一核实,建议网友对网站上发布的招聘信息的真实性进行认真核实。
“求职者面对网上招聘信息时尤其要谨慎。”广西桂通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万峰表示,当前不少网站提供免费发布信息平台,由于对所有的信息内容及信息发布者的真实情况进行核实存在难度,不少网站会在其信息平台上发布免责声明。如果没有证据表明信息发布者与网站串通,受骗者则难以追究网站的责任。
女子赶集网买电动车被骗1800元 记者也被蒙 消费者赶集网购物打水漂 网站称信息多无法核实 赶集网部分栏目被指含招嫖信息 58同城、赶集网招聘广告涉诈骗:录用容易上班难 与前代理商对簿公堂 赶集网陷解约纠纷 搜索更多: 赶集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