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B2C行业历经多年的发展,产生了一批如淘宝、京东、凡客、当当这样的电商,而第一家赴美上市的公司却是麦考林。
2010年10月26日,头顶着中国B2C第一股光环的麦考林在纳斯达克IPO,受到美国资本市场的热情拥抱,发行价11美元,高于此前发行价区间的最上限,上市当日股价仍飙涨56.91%,报17.26美元。此后股价高位震荡,最高一度冲至18.50美元,市盈率高达120多倍,可见市场对中国B2C概念的追捧。
48小时惊魂腰斩
麦考林上市之路可谓顺风顺水,相比买壳上市的中国概念股,无论从业务领域,还是从背后的投资团队来看,似乎都无可挑剔。
1996年成立的麦考林,最初以目录邮购起家,其后业务拓展至网购(麦网)、实体店;2001年顾备春加盟后率领麦考林咸鱼翻身,实现扭亏为盈;2008年,对美国资本市场非常熟悉的红杉资本以8000多万美元注资并控股麦考林,沈南鹏加入麦考林董事会并担任董事长一职。直到麦考林以中国B2C第一股登陆纳斯达克,并受到华尔街热情追捧,麦考林再无重大挫折。
但是麦考林与华尔街的蜜月期并未持续多久。
11月29日,在麦考林上市刚刚满一个月,公司公布了2010年Q3季度财报,数据显示2010年第三季度麦考林实现净营收553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070万美元同比增长36%;毛利润2200万美元,同比增长23.8%;运营利润90万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10.2%;净利润80万美元,同比增长246.4%。此后召开了分析师电话会议,一切看来并无异常。
但是,11月30日,麦考林开盘三分钟后股价重挫40.21%报8美元,着实让人大开眼界。当日收盘,麦考林由上一个交易日的13.38美元跌至8.15美元,跌幅39.08%,成交量也暴增。而且当日麦考林未公布任何与股价相关的澄清公告。次日,麦考林股价未出现丝毫反弹,继续前一日的跌势,跌18.4%报6.65美元,短短48小时,麦考林市值蒸发50.3%。
众说纷纭 探究跌因
作为中国B2C第一股,麦考林的上市本来就非常受到国内外的关注,而在上市短短一个月,股价就出现这样的“惊魂一跌”,股价从天堂跌到地狱,更是备受争议。但是,麦考林没有给出股价暴跌的任何解释,国内外媒体对此也众说纷纭。
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表示,可能由于麦考林是国内首家上市的B2C企业,投资者期望值相对较高。但相关业绩以及四季度预期并没有达到投资者期望,所以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另一种解释就是麦考林为了上市“过度包装”。此前麦考林声称线上比例已经为公司主要的销售模式,但这是将其目录销售也算作线上的一部分,麦考林CEO顾备春曾表示,目录邮购已不被视为一个单独的销售渠道,目录的存在是为线上业务服务并作为一种广告投放方式。可是相当部分的投资者并不这么认为,依然把麦考林看作是麦网网购、目录邮购和线下实体店“三条腿走路”。从2010年第3季度财报会议公布的数据来看,似乎也印证了这个观点。Q3目录邮购带来的电话订单营收占比约为20%,去年同期这部分更是高达40%左右。而根据《招股说明书》,目录邮购带来的电话订单和麦网订单,一起被计入线上业务,线上业务在麦考林总营收中占比接近八成。 共2页 [1] [2] 下一页 麦考林多元化业务拖累增长 大范围关店 麦考林并股应对退市危机 定位混乱难解困局 麦考林宣布5合1并股计划 应对纳斯达克警告 麦考林应诉获胜 考虑并股应对退市风险 “失控”的麦考林:艰难自救 搜索更多: 麦考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