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观察网讯:本周,在已经公布三季度业绩报告的公司中,碧水源(300070.SZ)交出了报告期内净利润大增134.21%的“亮丽”成绩单。
而从二级市场的表现来看,公司接连几天逆市收阳。截至10月22日,碧水源报收103.62元,全周涨幅达17.75%。
尽管再度跻身“百元高价股”行列,但和上市之初创下的175.58元“历史高位”相比依旧相去甚远。某券商分析师称,虽有众多基金“扎堆”其中,却没有哪家基金愿意拉抬价格,正所谓“三个和尚没水喝”。
三季度业绩亮丽依旧
公开资料显示,碧水源今年1~9月份,实现营业收入2.22亿元,同比增长73.75%;净利润6274.15万元,同比增长55.74%。每股收益0.48元,同比增长29.73%。
其中,公司的业绩在第三季度表现最好。今年7~9月份,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89.10万元,同比增长127.92%;净利润1523.6万元,同比增长134.21%,每股收益0.10元,同比增长66.67%。
“抓住国家实施节能减排和加快水污染治理、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良好机遇,专注主营业务,巩固在膜技术及MBR核心技术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积极拓展市场,这是三季度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公司方面称。
尽管三季度业绩表现不俗,但事实上,这一表现还是略低于市场之前的预期。
长城证券分析师张霖认为,公司今年三季报低于市场预期,是出于避税考虑且订单结算的季节性因素,仍然看好公司,预计四季度将有较好表现,年末或有高送配。
据了解,第四季度是公司传统的项目结算和汇款高峰,市场预计公司在这一季度将实现利润和现金流的大幅改善,全年将实现预期内的高成长。
国信证券在研究报告中称,北京清河、北小河等在建项目将贡献2.5亿元以上收入;自产膜交付数量增加;除此之外,期间费用率进一步下滑,全年管理费用率有望控制在6%~7%之间。
区域复制能力遭质疑
碧水源之所以一上市就能登上“百元股”的宝座,笼罩在其身上的“环保概念”是关键因素,公司也有水处理“医生”的称号。
据了解,公司以污水资源化的理念来实现“污水处理”和“再生水生产”,主要从事膜材料的生产、膜组器设备的组装以及现场工程的施工,是目前国内唯一专注于污水处理领域MBR技术的一体化企业。
MBR,即膜生物反应器技术,它是污水处理技术中的一种。“简单地说,这就是一种可以将污水一步到位地处理成高品质再生水的新型高端技术,被认为是前沿的污水处理技术之一。”某长期关注这一领域的业内人士表示。
从水务行业发展趋势来看,再生水业务处于行业发展的萌芽期,而MBR技术在再生水领域对传统工艺的替代正是行业发展的趋势。
分析机构预计,随着城市污水再利用率从5%提高到30%,MBR技术的市场规模也将在未来5年内从目前的不足20亿扩大到300亿元,呈现“井喷式”增长。
碧水源目前国外的主要竞争对手包括GE、西门子等公司,而在国内市场来看,公司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60%左右。
尽管行业前景被看好,但是碧水源上市至今,资本市场对其跨区域复制能力和成长空间曾一度表示怀疑。
据了解,公司的“大本营”在北京,除此之外也占据无锡、云南等地的市场。而外界一直担忧,公司在这三地污水处理市场做完之后,新增的市场容量在哪里。
而公司“跑马圈地”的举措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市场在这方面的疑虑。 共2页 [1] [2] 下一页 碧水源限售股解禁在即 应收款大增粉饰业绩 碧水源惊现高管疯狂套现潮 公司数名高管辞职 搜索更多: 碧水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