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观察网讯:近来,作为本土快餐行业之翘楚,真功夫陷入“排骨门”风波,一方面引发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担忧,另一方面也引起很多人的深思:连这样的名牌企业都卷入是非,我们的市场诚信、商业伦理何日才能真正建立?
客观地说,虽然到目前为止涉事企业出于自保的本能,尚未全然开诚布公地向舆论说明缘由,但整体而言其回应还算迅速和正面,也至少承认了原料排骨存在问题,并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这一点,与最近一些知名洋快餐和洗发水品牌对类似风波的回应姿态相比,恐怕还算是有所敬畏。
人们所信赖的企业出现严重的质量安全问题,理应受到谴责并付出代价,但同时,公众这时更希望听到监管部门的权威声音,以明确的消费提示,或者消除公众疑虑,或者发出消费预警、对公众健康负责。遗憾的是,至今为止,我们仍只看到企业和舆论监督的交锋,以及企业在舆论追问下采取的“自查自纠”,而本应第一时间走到前台的监管方,积极性和敏感性反而落到了企业后面。
作为市场的“守夜者”,本应维护市场正义、确保市场良序。因此,当真功夫“排骨门”陷入迷局之时,相关职能部门现在最该做的事无非有三:第一,解剖好这只麻雀,把此事调查个水落石出,树立监管威信;第二,乘胜追击,对其他大型甚至中小型快餐企业进行严格的普查,看看是否存在类似漏洞;第三,建章立制,不仅加强对快餐行业的成品进行常规化抽查和监管,更不放过对食品原料的监管,从源头上堵住安全漏洞,而不是仅仅依靠一两家企业的“窝里斗”极其偶然地爆出猛料。要知道,让一些企业自认倒霉,另一些企业却躲在暗处偷笑,这样的市场监管是靠不住的。
最近,包括真功夫在内,一些知名品牌都爆出了质量问题,这让公众还产生了一个疑问:对这些企业“不影响安全”的自说自话式辩解,有关部门能否给个权威判定?如果盼不到这样的权威回应,消费者恐怕只能自己去探寻是否真的“没有超标”了。然而,在信息极度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中,这些所谓“行业标准”到底有没有制定、制定得是否合理,又该找谁去咨询?公众的知情权又该如何得到尊重和保障呢?
真功夫等家族企业纠纷背后:利字当头 亲情薄如蝉翼 真功夫等家族企业纠纷:亲情对抗“玛尼” 今日资本真功夫股权转让润海 蔡方欲卖股权换谅解书 今日资本套现逃离真功夫 资本抛弃蔡达标 今日资本退出 真功夫股权争夺战“潘进蔡退” 搜索更多: 真功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