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而言,消费贷款利率降低,有助于降低金融消费者利息支出,提高消费者申请消费贷款的意愿,从而有助于提振消费、扩大内需。”董希淼说,但是消费贷利率并非越低越好,银行要避免过度依赖低利率竞争。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银行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不追求简单的规模增长和市场份额,而是应将贷款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增强商业可持续性。”董希淼表示。
丰富产品供给,加强风险管控
“以旧换新”正在火热推进中。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介绍,截至2月19日24时,2025年全国汽车已报废更新16.9万辆,超397万名消费者购买12大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超487万台,超2671万名消费者申请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3类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64.7万台。
专家分析,多家银行降消费贷利率,也是为了更好对接“焕新”消费热潮,预计今年有望继续发力。之所以有这样的判断,一是市场潜力大,国家已明确“两新”是今年消费政策的重点,银行发力消费贷可以满足消费者在以旧换新领域的信贷需求,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二是银行自身的战略需求,低利率环境下,银行面临传统存贷款业务收入增长乏力的压力,消费贷成为重要的盈利增长点。
消费贷如何更好激活消费市场活力?
金融机构应进一步丰富消费信贷使用场景,特别是要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措施与消费信贷产品有机融合。“消费贷产品的使用场景、便捷程度和良好体验,是消费者选择的重要考量。”董希淼建议,丰富消费品以旧换新活动的支付场景,支持多种支付方式,并加入线上消费贷款、消费分期等产品,以更好发挥金融杠杆作用,提高消费者扩大消费的意愿和能力。汽车消费、旅游消费等大宗消费场景,也可与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机构合作,引入多种消费信贷产品。
除了丰富场景,还应进一步细分客群,差异发展创新消费贷产品和服务。“除传统优质客群外,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可重点关注新质生产力企业员工、三四线城市居民等。”董希淼说,还可依据客群风险和需求进行差异定价,对新兴客群适度减费让利。
消费贷利率降低,吸引力随之提高,此时尤其要防范一些可能出现的负面作用。近期已有多家银行发表声明,提醒客户注意,谨防“消费贷”成“套路贷”,强调个人贷款资金应按照合同约定的用途使用,严禁违规流入房地产、股市、基金、期货等领域。
董希淼说,对消费者而言,切不可因为利率较低就盲目申请,申请消费贷款要到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等正规金融机构办理,要基于个人和家庭的消费需求,将个人债务负担控制在合理水平之内,同时应按照合同约定使用贷款资金,不可挪用至其他用途。银行发力消费贷业务时,除了注意合规与监管要求,还需要注意加强风险控制和贷后管理;对合作机构要根据合作内容、风险程度对合作机构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合作机构与合作事项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徐佩玉 王坤垚 共2页 上一页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