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K4/6抑制剂的出现,为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带来了重大变革,现如今已有4款CDK4/6抑制剂获批用于中国临床,其联合内分泌治疗已成为HR+/HER2-标准治疗方案。尽管当前CSCO指南基于多项III期研究结果,建议HR+/HER2-晚期乳腺癌晚期解救治疗不再区分不同CDK4/6抑制剂,但在临床具体药物选择上,仍需综合考虑获益优势人群、安全性、生活质量等因素,以期更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生存获益。
CDK4/6抑制剂在HR+/HER2-晚期乳腺癌中占据着重要治疗地位,达尔西利是国内首个自主研发上市的CDK4/6抑制剂,其关键III期DAWNA-2研究广泛覆盖中国人群特征,纳入100%的中国患者,其中达尔西利组40%的患者为绝经前/围绝经期,61%的患者合并内脏转移。结果表明,达尔西利联合芳香化酶抑制剂(AI)一线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达到30.6个月,相较对照组提高12.4个月,显著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49%(HR=0.51;P<0.0001)。
并且在绝大多数亚组(除无病间期≤24个月)中,达尔西利均呈现出与总人群一致的PFS获益趋势,能显著降低内脏转移患者的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37%(HR=0.63)。值得一提的,更多不同转移部位的亚组数据即将于2024年SABCS大会公布。在绝经前/围绝经期患者中,达尔西利能显著降低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47%(HR=0.53;P=0.0039)。在绝经后患者中,达尔西利组的mPFS达30.6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48%。
据了解,由于生活方式或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越来越低龄化,中位诊断年龄为48-50岁,相较欧美患者更加年轻,并且约有60%的患者在诊断时为绝经前状态。不仅如此,年轻乳腺癌患者更容易发生内脏转移,数据表明,<40岁患者内脏转移发生率为54%,≥40岁患者内脏转移发生率为43%。而DAWNA-2研究立足于中国国情,从患者实际需求出发,广泛纳入中国临床患者,充分验证了达尔西利联合AI在不同群体中的一线治疗获益,不仅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更为精准的治疗选择,也为患者带来了更多长生存希望。
随着CDK4/6抑制剂的广泛应用,药物的不良反应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其中常见不良反应主要包括骨髓抑制、腹泻、肝功能损伤等。回顾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的相关研究发现,中性粒细胞减少是CDK4/6抑制剂共有的血液学不良反应,在亚裔人群中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可能更高。尽管DAWNA-2研究常见不良反应也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但未观察到粒缺性发热,3、4级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中位持续时间仅3天。并且,至首次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中位时间长达28天。通过适当的对症治疗或调整药物剂量,可以迅速缓解这些不良反应,目前的处理方法已经相当成熟,易于控制和管理。
自细胞周期发现以来,直至CDK4/6抑制剂问世,为HR+/HER2-乳腺癌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随着多个CDK4/6抑制剂陆续获批适应症并进入中国临床实践,如今患者拥有更多的治疗选择,并在保证长期生存获益的前提下,也能拥有更好的治疗体验。达尔西利作为首个中国原研CDK4/6抑制剂,为HR+/HER2-晚期乳腺癌带来突破30个月的mPFS,刷新晚期一线PFS记录。并且广泛覆盖中国临床不同患者群体,攻坚内脏转移,使得绝经前/后亚组全面获益。还凭借更加优化的结构设计,提高肝脏安全性。不仅如此,达尔西利治疗相关可感知不良反应少,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此外,随着更多不同转移部位亚组数据公布,达尔西利联合内分泌治疗的获益优势人群范围将进一步扩大,为更多乳腺癌患者带来福音。总之,达尔西利充分满足临床未尽之需,不亚于进口CDK4/6抑制剂,或成为医生和患者的放心之选。这一研发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循证医学证据,也为全球乳腺癌治疗领域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达”案。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