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假进口、真欺诈的“进口水果”该消停了

  “进口”“出口”只是正常的商品交易,进口水果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不过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出来的产物。消费者在擦亮眼睛辨别真假的同时,不妨破除对进口水果的迷思,理性消费。

  近日,央视记者揭露了水果市场假冒进口水果的真相。商家通过包装印外文,将国产葡萄等水果冒充为进口水果,售价高昂。记者发现,这些所谓的进口水果包装缺少必要信息,且海关总署发布的名录中并未列入。业内人士透露,这是普遍现象,很多城市都有,只需在包装上突出外国文字,即可将国产水果伪装成进口水果。(据10月20日央视新闻报道)

  在市场越来越开放的今天,“进口”“出口”只是正常的商品交易,进口水果本身并没有什么神奇之处,不过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出来的产物。没必要格外追捧进口水果,也没必要刻意贬低本土水果,在这个问题上,消费者理应消除迷思,理性对待。

  当然,因为有关税和质量检测,再加上运输成本,量小的进口水果在售价上往往会高一些。这也导致部分逐利的商家不惜通过造假的方式,以“进口”之名来包装水果达到“价高”的目的。

  货不对板,就是欺诈。消费者支付了进口水果的价格,拿到的却是国产水果,比如购买的是日本进口阳光玫瑰葡萄、晴王葡萄,真正吃到嘴里的却是国内本土的产品,这显然是商家知假卖假,存在欺诈。更有甚者,一些商家在水果市场赤裸裸地现场换标签“制作”进口水果,暴露出这一行当个别人的恣意与贪婪。

  假进口、真欺诈的“进口水果”该消停了。监管部门应及时关注这一乱象,并将此项内容纳入监管范围,加大日常监督管理力度,以强力手段认真甄别、严肃查处,进口的就是进口的,国产的就是国产的,不能因此破坏了水果消费市场的信誉。其实,哪些水果属于进口,海关总署已发布准入名录,只要溯源检查即可核验。而在监督检查之外,也可广泛传播进口水果相关名录,等消费者们熟知后,也可杜绝一些冒名顶替产品。

  同时,监管也要延伸链条,从线下的水果市场到线上的电商店铺,从具体的水果种类到各种外文标签,都应全覆盖纳入监管。除了市场监管部门外,公安部门也应介入,依法严惩造假行为。

  当然,消费者在擦亮眼睛辨别真假的同时,不妨破除对进口水果的迷思,理性消费。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龙之朱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