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粗略算了一笔账:服装行业一笔退货订单,在没有实际收益情况下要付出成本约15元,等于商家的广告费、包装物料、快递费投入直接打了水漂。如果按照销售额1000万元,客单200元,保守算40%退货,损失成本就高达30万元以上。
记者在某社交平台搜索发现,有不少博主教大家如何“薅运费险羊毛”的攻略——利用运费险存在的漏洞,通过下单再退货,赚取退货快递费与运费险赔偿的差价。
例如,买家从直播间购物后,再找便宜的快递退货,如用5元的价格退货,却能收到运费险10元的补贴,从而获得5元的差价。数量越多,赚得越多。
遇到这种买家,商家往往没辙。业内人士介绍,有人专门租仓库做起薅运费险羊毛的生意。这个生意规模化操作,“利润非常可观”。
有商家告诉记者,平台实际上也在打击这类用户,如果识别到其退货次数和退货率异常,会限制其消费权限,严重的会被封号。不过,注册一个新用户的成本非常低,“羊毛党”会用批发来的号码不断注册新的电商账号,继续薅运费险羊毛。
“薅运费险羊毛的行为,实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虚假交易制造保险事故,骗取保险金的行为,破坏了市场秩序,也损害了诚信经营的商家利益。”北京京本律师事务所主任连大有认为,长期来看,此类行为或将导致运费险成本上升,最终产生的经济损失将由所有消费者和商家共同承担。
“一旦运费险政策收紧,将伤害消费者正常退换货权益,商家的销售也将受到影响。”连大有建议,全面排查现有运费险政策,识别并填补漏洞,明确界定运费险的使用范围和条件,加大对保险诈骗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形成有效震慑;还应充分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识别异常交易行为,确保平台能够及时发现并打击薅运费险羊毛行为。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还有个别消费者瞄准了商家精心准备的包装纸箱。他们利用平台的退货规则,在收到商品后立即选择退货,理由多为“不想要了”。商家收到退货后发现,原包装纸箱不翼而飞,取而代之的是一层薄薄的泡泡纸。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维权时往往难以找到有效的法律依据,只能白白承受退货带来的经济损失,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处理退货事宜。”有商家如是说。
诚实守信理性消费
维护良好消费环境
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规定,消费者无理由退货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不得利用无理由退货规则损害经营者和其他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上述规定属于新增规定,其目的是规制长期以来滥用无理由退货权的交易乱象,明确了诚实信用原则是无理由退货权立法的根本原则。”连大有说。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介绍,“七天无理由退货”规则是为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但法律也规定,如果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已经使用或影响了二次销售,商家可以拒绝退货。
陈音江说,商家要依法执行“七天无理由退货”的规定,对于符合退货条件的,应及时予以退货退款;对于确实不符合退货条件的,可以给出合理理由后拒绝退货,尤其是不能将使用过或出现明显瑕疵问题的商品再卖给其他消费者。
连大有认为,消费者与经营者同为市场交易主体,都应当遵循最基本的市场交易规则,诚实守信,理性消费。当消费者不合理地滥用无理由退货权给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经营者可根据具体情形要求消费者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消费者在购物前要做好充分的市场调查,了解产品的品质、价格等信息,以便作出明智的选择。”连大有呼吁,电商平台和监管部门应当积极完善政策、加强监管、提升技术,共同维护公平、健康、有序的网络购物环境。
陈音江建议,监管部门和消协组织要加大对有关法律法规和消费知识的宣传力度,指导商家诚信守法经营,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依法维权。
来源:法治日报 温远灏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