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饰品,年轻消费群体还会选择买重量只有几克的“金豆豆”“金瓜子”,同时也会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的“买金”经验。
记者搜索发现,“攒金豆”话题在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浏览次数超过7000万次。金豆豆工艺简单、成本低、零售单价低、消费群体大等优势,使它适合网销和网购,受到年轻消费者欢迎。
Mob研究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黄金首饰行业洞察报告》显示,5年内,青年人购置黄金的比例已从16%增长至59%。世界黄金协会发布的《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指出,中国的金条与金币需求从2004年的12吨增长至2022年的218吨。
市场需求增多,也带来了更多的入局者。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现存黄金饰品相关企业2.4万余家,其中今年1月新增注册企业与2023年同比增长290%。
此外,银行也开始与金店“抢生意”,相比于在传统的金店购置黄金,“银行买金饰”成了不少消费者的新选择。记者调查发现,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均有实物金饰在售,从手镯到戒指,从金豆到项链……不仅是品类齐全,价格相较金店还更优惠,吸引了消费者的注意。
规避风险
黄金消费持续火热,随之而来的是有关的投诉与日俱增。记者在某投诉平台搜索,因为购买到“假黄金”而发起的投诉,就超过5000条。
在一些网络直播间,主播不断以“足金、国检证书、99元”等为噱头售卖相关黄金产品。有多位消费者投诉,他们在网络平台购买的“999足金”产品存在“以假充真”“掺杂掺假”等情况。
此外,还有消费者反映,他们购买过有问题的黄金饰品的一些网店,过一阵子可能就关闭了,但销售相同产品的店铺却一直层出不穷。
中消协发布的2023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黄金首饰投诉量大幅增加,“金豆”等产品实际含金量低于宣传标识等情况大量发生。
有消费者反映,将积攒的金豆送去打首饰时发现金豆纯度不足。一位黄金回收店的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市面上很多小金豆纯度不足,店内已不再回收金豆。
业内人士表示,黄金消费虽热,但盲目囤货、跟风“买金”不可取。在选购金饰品牌时,需要注意品牌是否有完善的售后保障和统一的产品标准。销售平台良莠不齐,相关产品可能在质量、成色方面不够规范,应做好对商家和产品的甄别确认,注意规避风险。
来源:工人日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