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店越多,产生的数据也越多,有时甚至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比如,某知名连锁奶茶品牌每收到一笔订单,就会产生87条数据,目前已累计产生超过100亿条。其中,涉及消费者姓名、电话、位置等个人敏感信息的就达6.7亿条。专家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通常被用于经营管理,这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经济效益,因此个人信息是可以被采集并使用的。但在采集信息的过程中,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三原则才行。
据了解,要搭建一个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的技术平台,门槛很低,费用也不高。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有大量开发扫码点餐小程序的个人或技术公司在兜售这种业务。网络安全专家表示,扫码点餐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尤其是在小商家扫描那些来路不明的二维码则更无法保障其安全性。
那么,这些被商家用扫码点餐、诱导提交等手段收集来的信息是否得到妥善保管了呢?调查发现,不少企业在保管用户信息时,存在一定的隐患。比如,前面提到的那家知名的奶茶店采集的数据量巨大,根据《网络安全法》和《数据安全法》,应该按照三级标准进行等级保护,但是这家企业却没有做这些工作。时隔一个月,这家企业整顿得怎么样了呢?
某科技企业总经理朱炎:“后续我们已经联系了相关的等级保护单位,基本定在12月份完成所有的保护工作。”
至于点一杯奶茶产生的87条信息,记者在后台数据库上看到了。这些信息大多是企业正常运营所需的生产信息,而非个人隐私信息,公众不必因此恐慌。跟公众最直接相关的是姓名和手机号码。记者看到,绝大多数人留下的是昵称或者姓氏,而不是全名;至于手机号码,记者随机抽取了一个当天的订单进行检查。
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创新研究院副院长徐御:“中间做了掩码变化,不会把整个个人信息泄露出去,还是符合要求的。”
但是很快执法人员发现了一个完整的手机号码,商家告知是虚拟手机号。这真的是虚拟号码吗?记者立刻拨打了过去,经过确认并非客户真实手机号。据了解,虚拟号码是为了方便商家或外卖小哥与客户联系使用的,可以拨打,但并非真实号码,并且24小时后会自动失效。随后,记者又选取了几天前的订单再次验证,结果所有号码全部失效,并非真实手机号。
此外,隐私权政策也是本次检查的重点内容之一。所谓隐私权政策,就是信息收集方就如何收集个人信息所发布的声明。简单讲,就是告诉用户采集个人信息的目的、用途以及如何保管等。执法人员发现,不少企业要么没有隐私权政策,要么不完善,比如,前面提到的网红奶茶店,就没有清晰地告知用户相关内容。
记者调查发现,还有些企业虽然制定了隐私权政策,但过于冗长,用户体验非常不友好。比如某咖啡连锁店的隐私权政策,洋洋洒洒近万字,这让消费者如何阅读?与其说是为了告知用户,倒不如说是为了保护企业自己。
为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上海市消保委自7月起针对扫码点餐、停车缴费、少儿培训和共享充电宝等四种消费场景,分别出台了合规指引、自律承诺和合规清单。未来,还将针对房产中介、商超购物等主要消费场景作出相应指引。
不仅上海,近日北京市也发布了扫码消费服务、违规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案例解析及合规指引,整理出六类违规行为并做出相应规定。国家网信办8月3日发布了《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规定,处理超过100万人个人信息的处理者,应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每二年至少开展一次个人信息保护合规审计。
数据被称为信息时代的“石油”,就是指它价值巨大,而包含个人信息的数据更是优质“石油”,是商家争夺的焦点。但是在消费领域,用户个人信息被商家“过度采、强制要、诱导取、违规用”的现象却并不少见。商家采集用户个人信息不是不可以,但应该是采之有界,用之有度,护之有责。如何规范各种消费场景下商家的信息采集、使用行为,如何监督引导商家做好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来源:央视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红商网优质内容还将同步分发到公众号、视频号、头条号、西瓜抖音、网易号、搜狐号、企鹅号、百家号、好看视频、新浪微博等国内主力流量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