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同城有多条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的法律诉讼(来源:天眼查)
《消费者报道》还注意到,在天眼查平台可以搜索到多条关于顺丰同城的法律诉讼,其中多条诉讼涉及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为实现平均1小时内送达快件的宣传,顺丰同城的骑手只能争分夺秒,如果遭遇交通事故,却可能因外包的劳务关系而面临赔偿无门的问题,由此产生不少与交通事故相关的法律纠纷,关于骑手的安全和财产权益的保障是否到位也引人担忧。
▲截图自华为应用市场
在APP的使用体验上,顺丰同城也不尽如人意。截止2022年11月7日,顺丰同城急送APP在华为应用市场上的评分仅为3.1分,评论区里不乏大量差评。
▲顺丰同城《2022中期报告》财务数据
今年上半年,顺丰同城亏损近1.44亿元,近四年亏损接近26亿元。同期经营成本方面,劳务外包成本超过41.98亿元,表现出顺丰同城“越送越亏”,以及过分依赖外包劳动力的现状。
2021年12月31日,顺丰同城的股价一度达到16.420港元/股,不过随后总体呈现下滑态势。截至2022年11月7日收盘,顺丰同城的股价为5.950港元/股,不足一年的时间股价跌幅超过63%,大幅缩水的股价也在打击着投资者的信心。
“万物皆可快递”下的同城竞速
从最初的寄递大件物品到“万物皆可快递”,小件化的市场对快递行业提出了更加精细化的消费需求,快递时长的下限也不断降低。
艾媒咨询相关报告显示,疫情加速居民消费线上化,线上下单、线下送达成为重要配送方式,在供需双方的共同推动下,同城即时配送迎来爆发式增长。根据测算,2021年中国零售O2O渗透率约为1.6%,预计2025年达到7.8%,届时零售规模将突破1.2万亿元。
在此环境下,无论是顺丰等传统快递企业,还是新晋的互联网巨头,都在布局同城即时配送业务,在最后一公里的快递赛道上竞争。然而,更快的送达时间和覆盖范围更广的配送范围,也使快递行业的通病更加凸显。
值得注意的是,同城即时配送实际上是外卖配送的拓展和延伸,是一个集消费者、骑手和商家的博弈场。在更多地区实现快速配送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消费纠纷和售后问题,这其中也还会出现商家与快递公司分成、骑手与快递公司分成相关的利益分配问题。
▲顺丰同城招募骑手页面
另外,即时配送平台普遍以较低的门槛大量招募骑手,并在此过程中收取培训费、装备费、保证金等费用,在实现收益之余却催生了骑手素质参差不齐、骑手权益难以充分保障等乱象,这些问题在顺丰同城身上也不可避免地存在。
“同城配送的物品价值认定规则更加不清晰,对很多消费者而言,刚需性极强的情况下,很多寄送物品一旦出现问题,很难得到妥善的解决方案”。资深互联网观察人士张书乐表示,同城配送涉及到的潜在纠纷可能更多,顺丰如果想占领这个市场,必须将服务细化,不能再粗放经营。
针对顺丰同城在日常消费经营、骑手管理、财务数据等方面的问题,《消费者报道》向顺丰同城方面发送了采访函进行问询,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知名法律博主@谈典看法、上海中联(成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小明指出,由于在接件、寄递、签收等环节缺乏标准化的核验机制,各方权利和义务不够明晰,同城即时配送服务容易在对交寄物品内容及状况的核验、运送过程中的损毁和丢失等环节出现纠纷。
“消费者在使用时应注意快递服务合同中关于丢件、保价的相关约定,在交寄、签收时注意核验寄递物品内容和状况,确保没有问题后再签字确认。如遇侵权,可在保存相关证据后,与快递公司沟通协商,可以向消协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郭小明表示。
来源:消费者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顺丰同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