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顺丰因保价赔偿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频繁登上微博热搜。
据媒体报道,王先生在顺丰寄了一件价值17000元的手办,因为价值昂贵就花108元做了18000元的保价。在寄的过程中,手办有破损,导致贬值,随后要求顺丰按照保价赔付或者赔付无损全新的手办。对此,顺丰方面称只能赔偿500元。顺丰客服表示,保价不是保多少赔多少,是综合快件实际损耗和保价金额按一定比例赔偿的。
无独有偶,9月10日,杭州萧山的一位用户通过顺丰同城业务寄送了价值8000元左右的20克黄金,并购买了价值8000元的保价服务。随后,该用户被告知快件丢失,顺丰客服表示只能赔付2000元。引发热议之下,顺丰同城在9月13日做出回应,表示已按照8000元的金额全额赔付。而在此前,“顺丰寄丢1.1万元手机仅赔1000”话题也曾登上热搜,顺丰的理由是:消费者没有购买全额保价。
什么是保价?顾名思义,就是用户在享受快递服务时,为自己所寄送的物品购买的一种“保险”。既然购买了快递保价服务,就应当按保价金额获得全额赔付,否则保价就失去了意义。而从上述事件可以看出,消费者即便购买了全额保价,顺丰也不全额赔偿,更别提未购买全额保价的了。这就叫人很闹心,如此一来,保价服务还怎么给消费者带来安全感?
尽管顺丰可以拿出各种看起来合情合理的理由,但此类事件接二连三发生,无疑会对其品牌形象造成严重损害。
快递,“快”并不是唯一,用户的权益保障绝不能忽视。
笔者了解到,在选择保价之时,快递公司都会出一个冗长的格式合同,一般情况下,用户很难详细全文阅读合同。即便对合同存在异议,也只能被动默许同意。
这也就是服务出现问题之后,纠纷频发的原因所在。对快递企业而言,良好口碑的形成需要长久的坚持,屡次令消费者失望的善后不力,或许就会让大众从此对其“敬而远之”。
资料显示,在顺丰历年的司法纠纷列表中,运输合同、买卖合同、服务合同的纠纷名列前三。近年来,消费者个人、企业因丢件等运输合同纠纷起诉顺丰的开庭案件逐渐增多。
屡上热搜之后,顺丰是时候直面自身的问题了。唯有勇于承担责任,完善理赔服务体系,才能给消费者带来更多的安全感,这样也有助于快递行业更长远地发展。
来源:中国市场监管报 辰彤
搜索更多: 快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