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女装店的李先生表示,商家往往比消费者还着急发货,主要是女装尤其冬装的货品成本、仓储及维护成本较高,一旦压货则涉及资金较大。“由于工厂有起订数量限制,我们不敢随便做货,只有在粉丝群预热后订单数据有了起色,才会上架、开始制作。”
“一般的电商卖家分为进货和做货两种,进货的店铺则货期跟着上游批发商走,自己无法左右,有时很难按照预计时间出货;而自己做货的商家,从面料选择到生产、出货的环节众多,一个环节出问题就可能增加好几天货期。”
△电商平台上,某店铺直播多款商品均为预售
超长预售
是否“存在即合理”?
江苏省消保委认为,超长预售表面上商家履行了告知,并无不妥。但实际上商家利用经营优势地位,将产品备货的库存成本、时间成本完全转嫁给消费者,属于实质的不公平经营行为;另外在合同形式上,商家又利用强制预售,限定发货时间方式,减轻了自身责任,属于不平等格式条款,侵犯了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那么,如果消费者遇到了预售商家违规该怎么办?
北京市高朋(南京)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凯律师说,如果有明确的发货时间提示,一般来讲不认为商家有违约或违法行为。但是如果消费者付款后,突然有提示,比如一个月后发货,就相当于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还有转嫁经营风险行为的可能性。往往消费者还会遇到商家单方面更改发货时间,就属于严重的违约行为了,商家要承担违约责任的。
陈凯说,如果商家违约,消费者可以向平台进行反映,也可以向消协或者市场监管部门反映。
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建议,有关部门应当强化对电商平台的监督。“此外,电商平台也应该建立预警机制,及时发现超长预售的不良行为,利用信用等级管理、黑名单等手段来敦促商家尽快整改,继而助力电商行业更加高质量发展。”(来源:中国新闻网)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预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