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M”的标称生产单位海恩斯莫里斯(上海)商业有限公司,也是抽检出现不达标情况较多的生产企业,被检出9批次不达标。
具体如下:2020年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检出1批次不达标,2021年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检出4批次不达标,2021年广东省市场监管局检出3批次不达标,2021年湖南省市场监管局检出1批次不达标。不达标指标涉及标识、耐折性能和摩擦色牢度。
由此可见,快时尚品牌向来被吐槽质量一般,并非只是消费者的刻板印象。
除了H&M、ZARA,匡威、亚瑟士、新百伦、耐克等知名品牌鞋靴也有被检出不达标情况,此处不再一一枚举和赘述。
标识、耐磨耐折、色牢度是“不达标重灾区”
为什么这些大品牌这么多批次不达标呢?涉及哪些指标?
根据抽检数据,标识、耐磨性能、摩擦色牢度、耐折性能、邻苯二甲酸酯等指标不达标情况较突出。
一、标识、标志,1515批次不达标,占43.1%,是所有抽检中最易出现不达标的。标志(识)不符合要求,主要体现在内包装(含吊牌)没有鞋号、货号、生产日期、企业名称、三包规定等。标准规定,鞋类商品或包装(含吊牌)上应标有产品名称、鞋号、材质、产地、企业名称及联系方式、三包规定、执行标准编号、生产日期、颜色、货号、质量等级等内容。
缺失这些重要产品信息和判断依据,会造成商家以次充好,误导消费者的选购、使用和保养。
二、耐磨性能,303批次不达标,占8.6%。耐磨性能是考核鞋底材料耐磨程度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着鞋的耐穿程度。耐磨性能越好,鞋越耐穿。以旅游鞋为例,标准规定,样品测试后外底耐磨性能应小于等于12.0mm。
耐磨性能不达标的可能原因:鞋底材料过软,鞋底的原料配比不符合要求或硫化程度不够,加入过量填充物和杂质等。
三、衬里和内垫摩擦色牢度,262批次不达标,占7.5%。衬里和内垫摩擦色牢度是指经过染色的衬里和内垫在使用过程中经受摩擦作用而能保持其原来色泽的性能。
衬里和内垫摩擦色牢度差的鞋子在使用过程中,在汗渍环境下经受摩擦,染料易脱落和褪色,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易沾污袜子,甚至脱落的染料可能通过皮肤进入人体,危害健康。该项目不达标的原因主要是染色过程中使用了劣质染料,染色后水洗不充分或者后整理不到位等。
四、耐折性能,239批次不达标,占6.8%。耐折性能是成鞋内在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考核成鞋鞋底是否容易断裂、帮面材料是否易出现裂面等,直接影响穿着寿命。例如要求底墙、帮底、鞋底开胶≤5.0mm,折后鞋底出现裂纹不得超过3处,且最长裂纹长度≤5.0mm,鞋底不得出现涂色脱落等。
耐折性能不达标的鞋在穿着过程中容易发生鞋底断裂、帮面裂浆、裂面或帮底、底墙开胶等问题。
耐折性能不达标可能有三大原因:一是鞋子外底生产过程中填料过多,橡胶含量较低,导致橡胶外底变硬变脆,韧性不足易开裂;二是帮面与帮底粘合不牢,可能使用了劣质粘合剂或胶粘结合工艺控制不到位,造成屈挠部位开胶;三是外底花纹设计存在缺陷,易因应力集中导致外底破坏。
《消费者报道》建议
(1)标志。标识、标签问题是这次抽检整理中发现最多批次不达标的。选购时首先查看包装袋及鞋帮材料,尽量选择标志(标识)齐全的商品;其次查看鞋子上和包装盒上标注的鞋号和鞋型,认清是否与自己的要求相符,标注模糊不清或未标注的尽量不买。
(2)气味。购买时首先闻一下鞋子的味道,如果刺激性气味很严重,可能甲醛、VOC等不达标。尽量选购一些无气味或气味较少的鞋子。
(3)质量。可将鞋子平放在台面,对两只鞋子进行观察,可从相同部位的色泽、花纹、绒毛等进行对比,鞋底与帮面粘合是否平整、牢固、美观,针码大小是否一致,还可感受鞋面的柔韧和弹性和不变形等。还可进行试穿,毕竟某“知名演员”说过,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
潮流页面正被重新书写,从李宁登顶时装周,到消费者涌入鸿星尔克直播间,从品牌的自我意识觉醒,到消费者的热烈追捧,国潮正迎来最好的时代,翻开崭新一页。
来源: 消费者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