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从2015年就已经开始实施的《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就明确要求,短信息服务提供者、短信息内容提供者未经用户同意或者请求,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短消息。
然而,现实中消费者在接受这些网店的营销短信前,往往既不知情也无法事先选择拒收。“如果不想再收到这样的信息,买家可以联系商家,也可以联系运营商屏蔽垃圾短信。”天猫客服说。京东客服则介绍,系统可直接为买家设置拒收此类营销信息,但需要买家联系客服设置。
对商家来说,短信推广是低成本的营销手段。但另一边,是短信的精准度极高。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网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解释,除了成本低,短信推广要比其他广撒网获客模式精准度高,触达率也高,很多商家对于短信推广乐此不疲。
背后是电商隐私保护漏洞
更让人担心的是,消费者的收件电话、地址等隐私信息缺乏更有效的保护。多位消费者向记者表示,即使间隔数年未消费仍会收到商家促销信息,这是否意味着,买家电话号码等隐私信息会长期攥在商家手里?
“一旦下单了,这些信息就会一直有记录。”一家销售食品的天猫旗舰店客服人员说。另外一家企业客服则表示,所售商品是三年质保,如果没有订单信息就无法查询购买信息,因此会保留相关信息。
天猫官方客服则介绍,订单信息在下单3个月后就会被自动覆盖,商家就不会看到包括收件电话等在内的订单信息,需要售后服务时,买家提供订单链接后商家才能查到相关信息。京东官方客服则对订单隐私信息如何保护并不知情,表示需进一步了解。
这样的隐私保护机制存在漏洞。记者联系了半年前消费过的一家天猫旗舰店,客服人员直接发来了当时的核对订单信息截图,上面清晰标注着收件人姓名、电话和地址。
“电商平台应该对消费者的隐私保护负责,相关信息的处理应当设置一定的有效期。”何延哲说,约定的期限过了之后,消费者的电话等隐私信息就不应被商家看到,或者提醒商家不得再进行使用,但这样的隐私保护机制同时应当满足售后服务。他也建议,电商平台可以提前设置选项,下单时由消费者选择是否接受相关的推广信息。
来源:北京日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网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