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能卖出数百亿包的辣条,离不开每一位80、90后日复一日的“助攻”。
小时候,辣条基本与“垃圾食品”划上等号,我们只能背着爸爸妈妈偷偷地吃。长大后,货架上零食的种类多了很多,我们也实现了“零食自由”,但是对于爱吃辣条这件事,始终如一。
如今的辣条,是否还是脏乱差的小作坊出品?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安全问题?
2021年7月,《消费者报道》整理了国家及省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包括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5年10月至2021年6月公布的关于调味面制品的质量抽检情况。
结果显示,各地监管部门抽检共发现不合格调味面制品401批次,不合格原因涉及微生物超标、油脂酸败、超量或超范围使用防腐剂、甜味剂、色素等。
品牌方面,卫龙、贤哥、周小玲多次上榜。
卫龙7次上质检黑榜
辣条,到底算是什么食品?
早些年间,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家标准,辣条多年来一直执行各不相同的地方标准。例如,河南将辣条归入了调味面制食品,执行的是一套标准;而在湖南,辣条则被划入了挤压糕点类食品,执行的是另一套标准。两种“辣条”在食品添加剂使用等方面,也有着不同的限制。
2019年12月,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加强调味面制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公告》,将辣条正式划入“调味面制品”,风云诡谲的“辣条江湖”终于盼来定局。
抽检结果显示,近六年,各地监管部门抽检共发现不合格调味面制品401批次,其中标称由焦作市喜洽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调味面制品不合格次数最多,高达7次。
上述公司生产的西安烤面筋(调味面制食品)(100g/袋,2018/1/9)、绝味素鸭肠(调味面制食品)(150g,2018/3/19)、疯狂双截棍(调味面制品)(69g/袋,2018/3/29)、西安烤面筋(调味面制食品)(辣条)(142g/袋,2018/1/9)、奥尔良素辣翅(调味面制食品)(辣条)(142g/袋,2018/2/4)、炙烤素牛筋(调味面制食品)(辣条)(90g/袋,2018/2/23)、酷辣素培根(净含量:90g,2018/4/1),涉及山梨酸及其钾盐、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菌落总数项目。
准备冲刺“辣条第一股”的“卫龙”,有7次不合格记录。
标称由漯河卫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卫龙大面筋(辣条)(82g/袋,2018/3/12)、卫龙小面筋(香辣味调味面制品)(散装称重,2018/1/19),以及驻马店市平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卫龙亲嘴烧(红烧牛肉味调味面制品)(散装称重,2018/1/19)、卫龙大面筋(香辣味调味面制品)(净含量:102g,2018/2/26)4批次产品均检出脱氢乙酸、山梨酸(规定不得使用)。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辣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