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临期食品“风靡”背后:节约与安全如何“兼得”

  北京7月11日电,周末,27岁的陶菲菲在住所附近超市的乳制品区拿起两盒某品牌980ml的牛奶放入购物车,这比平日要便宜一半。“通常是十元一盒,如今这种临期4天至6天的牛奶十元两盒。”他说,每次虽然仅是节省几元(人民币,下同),但能省钱又避免食物浪费,可谓“一举两节约”。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随着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与其销售渠道的拓展,购买临期食品正在成为消费新风尚。

  像陶菲菲这样线下购买临期食品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在某便利店北京西直门站店内,顾客高先生称,由于不确定能否在保质期内吃完,自己会对临期零食较为谨慎。不过,对于可以即买即喝的饮品,会毫不犹豫购买,“最近一次购买临期食品是上个月,在超市买了六七瓶饮料,一折左右的价格很划算,两三天就喝完了。”

  在北京化工大学北校区附近的另一家便利店,顾客白女士说,自己平时注重节约粮食,如看到临期食品会优先购买。一位李姓同学表示,如果卖家加大对临期食品的售卖力度,自己又能保证在过期前吃掉,比如面包、饮品等,会优先购买临期食品。

  在互联网上,还有一群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分享临期食品信息的人。

  在豆瓣App的“我爱临期食品”小组内,有超过7万的“临期食品爱好者”。小组简介中写道“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临期食品不丢人!”

  组内有各地线下临期食品商店“专楼”,组员们在这里提供自己所在城市的临期食品商店信息,也会分享“宝藏”网店。比价格、比品质、比终期……在这里,年轻人聚在一起,践行着自己的“小众”生活方式,并乐于把这样的消费观传递给更多人。

  根据艾媒咨询今年1月发布的《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目前中国临期食品消费者年龄为26岁至35岁的占比47.8%。2020年中国消费者购买临期食品的主要驱动力是低价购买到需要的商品,性价比较高。

  中国肉类协会首席专家张子平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一向有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文化传统。近年来,随着消费者节约意识增强,临期食品受到消费者很大关注。

  消费者的认可让市场“钱”景可观。《2020年中国临期食品行业市场分析及消费者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零食行业市场规模达3万亿元,市场规模巨大。从供给侧来看,每年都将有大量的产品流入到临期食品行业,即使按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也将成为“百亿市场”。

  不过,临期食品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安全问题不容忽视。商家如何“兼顾”临期食品的销量与安全?记者在走访中发现,有品牌连锁店在门店内设置“特价商品货架”。对于保质期在24小时至72小时的商品,还通过电子化系统根据门店销量、未来客流量等维度预判,每15分钟自动调节一次价格,从而鼓励消费者购买。

  不过,张子平强调,目前,有些售卖商场的临期食品展卖区存在生熟不分开、不同种类食品混放、不区分不同食品的适宜贮藏温度等问题,这些均需要商家和消费者关注。

  目前,中国对临期食品的市场监管正在加强。今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开始施行,其中明确“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此外,一些地方性法规中也规定了对临期食品的处理办法。今年5月27日开始施行的《北京市反食品浪费规定》提出:“超市、商场、便利店、农贸市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预包装食品实施效期管理,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监管重在落实。张子平认为,一方面,市场监管部门应加大检查力度,“进到库房和店面检查”;另一方面,要细化对商家处理食品的要求与处罚标准,“比如一些肉制品一旦达不到贮藏温度,微生物就会超标,直接吃会导致腹泻,因此必须要严格要求、并加大处罚力度。”(来源:中新社 杜燕 徐婧)

搜索更多: 临期食品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