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持续下行 养殖效益大幅缩水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生猪生产进入基本供需平衡时期,伴随价格持续下行,本轮“猪周期”进入下行通道。
对于消费者来说,吃肉便宜了,但对于养殖场养殖户来说,生猪价格下降,养殖效益大幅缩水。
看到生猪价格持续下跌,河南商丘养殖户李长胜将生猪存栏从年初的1400多头,陆续减少到1000头,同时,减少饲料喂入,进一步降低饲养成本。
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盛园养殖场养殖户 李长胜:现在饲料方面控制一下它的成本,以前喂三次,现在变成两次。现在就是让它不要长那么快了,行情不好,少吃点,少长点。
相对于养殖散户,大型养殖企业承压更大。王兆国是山东济南一家大型养猪场的负责人,目前养殖场总存栏量约4万头,当前生猪价格为6.5元每斤,但是养殖成本却已接近8.5元。
山东济南某养猪场负责人 王兆国:按照公司规划原本是要继续扩大养殖规模,但是因猪肉价格连续20个周下降,我们这个计划目前是暂时放下了。
农业农村部定点监测显示,5月份生猪养殖场户亏损面为9.7%,比4月份扩大8.6个百分点,出栏肥猪价格已经跌破盈亏平衡点。部分生猪育肥户由于前期购买仔猪价格较高,按目前肥猪出栏价格亏损更多。为此,农业农村部建议养殖场养殖户合理调整生产结构。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 辛国昌:在这个时期,你要从扩量要转到提质增效这方面,在这个阶段,大家就可以把这些个低效率的母猪给它淘汰掉,这样的养殖效益可能就更好一点,成本也会下降。
据农业农村部对定点屠宰企业监测,今年1至5月淘汰种母猪345.4万头,同比增长108%;能繁母猪存栏结构得到优化,肥猪留种比例已经从去年年底的22%下降到12%左右。
多措并举应对“猪周期”下行压力
当前,国家多部门多措并举,应对“猪周期”下行压力,同时,巩固生猪产能恢复成果,确保市场供应。
针对猪肉价格持续下行,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生猪价格过度下跌三级预警,提示养殖场户科学安排生产经营决策,将生猪产能保持在合理水平。
农业农村部也采取四项举措,来有效缓解“猪周期”下行影响,巩固生猪生产恢复成果。一是加强生产和市场监测,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引导养殖场户合理调整生产结构,把握生猪出栏节奏。二是加强非洲猪瘟的常态化防控。三是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加快调整产业链布局,通过提升现代化水平来提高应对风险能力。四是出台生猪生产调控方案,稳住能繁母猪存栏量,确保生猪产能安全。
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二级巡视员 辛国昌:以能繁母猪存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我们在能繁母猪存栏量上得比较快的时候,提醒大家要注意把控一下生产扩张的节奏,在能繁母猪出栏量出现大幅度下降的这种苗头的时候,及时采取措施,避免过度淘汰母猪。这样和国家发展改革委他们的市场调控的措施结合起来,我们相信对平抑“猪周期”会是一个这个很有效的办法。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猪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