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诈骗手段花样翻新 保健品坑老为何屡禁不止?

  “一些犯罪嫌疑人供述,他们会给老年人买菜做饭、陪聊天,许多老年人因为人情难拒而妥协,买了他们推销的保健品。”多地一线办案检察官告诉记者。

  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何忠伟说:“进入老龄化社会后,老年人失去社会管理和家庭的呵护,不法分子往往乘虚而入。然而,司法机关办理此类案件时,如何合理合法地取证是一大难题。”

  何忠伟的结论来自于湘阴县政协委员张淼一份有关保健品坑老问题的提案。湘阴县检察院曾专门组成专案组进行调查,经过大量走访后发现,向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人非常警惕,阻止陌生人进入宣传现场,而且会用唱红歌、看视频等形式逃避检查;老年人被蛊惑后不愿配合调查取证,甚至还认可过期保健品的疗效和功能,造成专案组无法取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研究相关案件后认为,很多销售人员把保健的功效恶意夸大为疗效,甚至把保健品当成药品推销,他们通过“会销”模式或与老年人点对点沟通、口头方式进行宣传,很少留下在法律上有力的证据,让监管部门难以有效执法。

  “口头宣传的东西很难定性,就算去现场他们也不会跟我们说对老年人说的那套话,也没有录音视频证据,查处真的很难。”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无奈地对记者说。

  综合治理堵塞漏洞

  如何避免保健品坑老的骗局发生?受访的法律专家和相关部门人士给出自己的建议。

  刘俊海认为,首先应加强对虚假宣传的监管。保健品骗局中的更多问题由虚假宣传引发,要从根本上解决错综复杂的虚假宣传问题,就需要监管部门出快手、下重拳。

  “其次应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让老年人充分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科学认识、理性选择保健品,通过正规途径购买,认准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小蓝帽’标志,不要选择未注册公司的产品。”刘俊海说。

  湖北省黄冈市红安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提醒老年消费者,购买保健品之前要仔细查看生产企业及经营者经营资质、产品合格证等是否齐全,认真了解使用说明及保健功效、适宜人群等关键内容。如果商家存在误导消费者、夸大产品疗效等虚假宣传行为,要保留视听资料等证据,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老年人缺乏温暖,子女若经常陪伴,打‘亲情牌’卖保健品就不易见效。”刘俊海说,子女应该更加关心老年人,从心理上进行疏导,提醒他们不要贪小便宜,不要轻信所谓的疗效。

  老年人保健品诈骗案件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治理课题。

  “保健品推销人员往往上门推销,而医疗机构却很难做到这一点。”闫静怡建议,如果家庭医生能够到老年人家中服务,非法保健品销售人员能钻的空子就会少很多。

  刘俊海告诉记者,全国“一盘棋”的高压监管态势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但根除保健品乱象关键在于持续发力,打好“持久战”,防止问题死灰复燃。

  “要探索推进食品药品领域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让违法者痛到不敢再犯。”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副厅长徐全兵认为,可以通过让违法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加大违法成本,从而震慑和警示潜在的制假售假违法者。

  来源:法治日报 记者 赵婕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保健品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