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多的时间,我一直盼着我种的朱顶红也能开出图片里那样的花,没想到被骗了,感情、精力全都浪费了。”张女士表示,本想着去找商家理论一番,然而再打开“我的订单”,发现产品已经下架,图片也都被删除,根本无从对比。“我多次联系店铺客服,没有人理我,投诉到平台客服却被告知‘过了维权期’,最可气的是当初我还给出了五星好评,现在也不能改了。”
业内人士指出,相较于其他电商购物项目,网购鲜花绿植尤其是幼苗、种子等生长周期较长的商品,消费者维权往往更加困难。当消费者发现问题时,所购产品很可能已经下架,导致取证困难。即便商品仍在销售,店铺也会以“方法不对”“气候不适应”等借口搪塞消费者,平台又以“交易时间已经过了维权期”为由推脱监管责任,从而造成消费维权难度大、成本高等一系列问题。
良莠不齐,行业标准待规范
针对网购、网售鲜花绿植出现的一系列问题,上海市消保委曾在一份调查报告中提出,要尽快出台相关标准规范,进一步提升网售鲜花绿植的品质和标准化,引导行业有序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由于标准和规范缺失,商家的产品和服务缺乏可衡量性与可比较性,消费者在购买前无法理性选择,购买后也无法科学评价,由此导致大量与网售鲜花绿植相关的消费纠纷。
为减少或避免这类消费纠纷,专家指出,有关部门需要根据网购鲜花绿植的特点、投诉等情况,为网售鲜花绿植制定专门的宣传、交易规则,并敦促平台根据产品生长周期,适当延长售后保障及维权期等,保障消费者的权益,防止消费者遭遇售后无门、维权困难等问题。
“身为从业者,我也希望网售鲜花能够更规范,给我们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王先生表示,不少网上卖花的商家用“白色兰花”“优质玫瑰”等模糊字眼介绍产品,但实际上鲜花绿植分类繁杂,即便属于同一品种,形态长势、环境喜好也各有不同,价格更可能天差地别。他希望平台能够制定鲜花绿植类产品的统一描述标准,这样“既便于消费者准确挑选,也能避免商家钻空子,欺负消费者不懂行”。
“标准化将成为鲜花绿植电商行业发展的关键。”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认为,包括鲜花绿植在内的电商农产品需要有更高的品质保证,而只有实现标准化才能避免消费者的期待与实际产品脱节,让消费者满意度提升,回头客才会多起来。“如果不能解决网售鲜花绿植产品标准化的问题,那么‘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就会一再上演,消费者对网购鲜花绿植的信心也可能随之受损。”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金 晨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网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