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报道显示,人误服福尔马林溶液的致死剂量是10-20毫升,按浓度40%计算,就是相当于喝下4000到8000毫克的甲醛。就剂量来说,大多数人很难有机会接触到如此高浓度的甲醛,而食物中甲醛含量通常不会达到这种剂量。
如果是长期低量摄入甲醛,会不会有危害呢?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通过吸入摄入甲醛,比如:新房,按照普通的室内装修标准,甲醛浓度控制在每立方米0.1毫克就是合格的。
阮光锋表示,一般而言,当浓度高于每立方米0.06毫克时(每立方米空气的重量是1.29千克),人们就能感觉到甲醛的存在了,如果在食物上使用了的甲醛溶液,一下子就会被鼻子分辨出来。
从数据看,低于合格标准的甲醛,人就能分辨出来,那么,大部分消费者就能够主动防范超标甲醛的摄入,从而也就可以主动避免长期低量摄入甲醛。
“安全吃菜”的四个小妙招
如何吃菜时规避或减少甲醛带来的影响?阮光锋表示,甲醛在高温时很容易挥发,一般来说,在运输贮存和烹饪过程中,都会赶走甲醛,所以也没有必要因为恐慌而放弃这些健康的食物。如果对买到的食物不放心,担心上面有甲醛,那么,可以通过以下四个小妙招降低风险。
(1)正规渠道购买。尽量去正规的超市和市场购买蔬菜,这样买到违法使用甲醛浸泡的蔬菜的几率会小一些。
(2)用水清洗。因为甲醛极易溶于水,很容易被水清洗掉。
(3)烹调熟透。由于烹煮产生的热力有助去除甲醛,因此建议煮熟食物。
(4)饮食多样化。日常饮食也尽量保持均衡饮食,这样也不用过分担心从食物中摄入甲醛。
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刘潇潇 李冬阳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甲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