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3月18日电,如今,消费者在饭店用餐时,扫码点餐已十分普遍。但部分餐厅点餐、买单时,要求强制关注微信公众号,有的还需要输入手机号、生日、姓名等。本来只想安静地吃个饭,没想到却被“收割”一波个人信息,不少顾客顿觉饭菜“不香”,商家“流量捆绑”何时休?
扫码点餐藏“公号陷阱”,引强制关注质疑
“进店扫码点餐。”如今,消费者在餐厅吃饭时,通过手机扫码已经成为流行的点餐方式。
快速普及的扫码点餐,为商户节省了人力,给顾客带来了便利,但也暗藏“强制关注”的陷阱,引发过度收集信息、存在信息泄露风险的讨论。
在深圳福田工作的张小姐说,在不少餐厅点餐、买单时都需要关注公众号,多花了时间不说,手机App也变得十分“臃肿”,有时还会收到餐厅推送的广告,让人不胜其扰,现在“吃完饭就取关”。
记者走访深圳数个商圈了解到,多数餐厅上线了扫码点餐功能。扫码后,约有一半餐厅要求关注微信公众号后进行点餐,一些餐厅扫码后还要求用手机号登录才能点餐。还有餐厅的点餐系统要求顾客输入手机号、生日、姓名、性别等个人信息注册成为会员。
在茶饮品牌“喜茶”的一家门店,记者用微信扫码下单,被要求用微信手机号一键绑定或者其他手机号绑定,否则无法下单。若用支付宝扫码,顾客需要授权商家使用手机号、昵称、头像、性别、地区等信息。
深圳市消委会法律部负责人何宝媚说,近期当地组织志愿者走访调查了36个大中型商超、26个连锁餐饮品牌共计260个门店,有97.02%的商家采用了扫码消费,其中95.64%的商家在扫码后仍须关注或授权才可进行消费。
同时,深圳市消委会以线上投票的方式调研了消费者对扫码消费问题的看法,共963名消费者参与了投票,949名消费者遇到需同意授权或注册会员才能使用的情形,941名消费者表示介意商家收集个人信息。
“为什么点个餐必须提交个人信息?商家有权利用点餐环节收集个人信息吗?这些个人信息被收集后会被如何使用?有没有信息泄露风险?”张小姐问出了很多消费者关心的问题。
关注后被“画像”,或损害消费者权利
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开发的门槛不高,市面上存在不少开发扫码点餐小程序的技术企业。
一位技术企业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可快速搭建包括App、小程序、公众号在内的扫码点餐系统,客户可选择让消费者扫码跳转关注微信公众号中的服务号,再进入点餐页面。而在餐品结算时,“在后台可以自定义添加要求顾客填的信息,就餐人数、顾客姓名、联系方式等都可”。
消费者还可能“一不留神”就被商家“画了像”。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扫码点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