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分共享充电宝不仅可能存在质量隐患,还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程序,导致手机里的通讯录、文本信息甚至照片、视频等隐私数据被泄露
● 一些黑色产业利用“木马”等恶意程序,控制用户的终端设备窃取数据,随后通过贩卖数据获取非法利益,或直接利用这些数据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已经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 共享充电宝相关企业要确保产品合规、安全,严格遵守《隐私政策》条款等,杜绝非法收集用户信息的情况发生,设立可疑充电宝检举部门,并设线下检举点,对被检举的充电宝进行检测
生活中,出门在外遇到手机没电时,一款可租用的共享充电宝可谓“江湖救急”。近两年来,随着消费的变化,曾经被人称为“伪需求”的共享充电宝,如今似乎成了“刚需”。不过,共享充电宝最近陷入了泄露个人隐私的旋涡。
近日,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篇题为《警惕身边的共享充电宝陷阱》的文章。该文称,部分共享充电宝不仅可能存在质量隐患,还可能被不法分子植入“木马”程序,导致手机里的通讯录、文本信息甚至照片、视频等隐私数据被泄露。这些充电宝主要来源于三个地方:一是商场里的可租赁移动电源;二是火车站里叫卖的满电充电宝;三是扫码免费送的充电宝。
重庆市律师协会民事专业委员会主任、重庆中世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吴启均说,随着科技进步,个人信息尤其是隐私的泄露途径不断增多,而法律法规中针对具体社会生活的规定往往与新技术之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因此,首先要求立法机关、司法机关以及行政机关关注科技动态,在处理相关问题时,灵活掌握,参照法律原则进行处理,并不断完善立法及监管措施;其次要求消费者在使用新生事物时,增强防范意识,确认安全后再使用;再次,供应商应注意保护消费者的隐私不被泄露。
数据隐私问题突出
相关企业紧急发声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上半年中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发展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共享充电宝用户已达2.29亿人。消费者使用共享充电宝致使个人隐私数据泄露现象时有发生。
在公安部网安局微信公众号推送的《警惕身边的共享充电宝陷阱》一文中,警方提示:不要随意购买和扫描来历不明的充电宝,如有需要,请选择正规产品或扫描正规公司的可租赁移动电源。当手机连接充电电源时,提示是否“信任”时,请提高警惕。
目前,我国共享充电宝行业已形成“三电一兽”——街电、来电、小电、怪兽充电的垄断式格局。
当共享充电宝陷入泄露个人隐私旋涡后,2020年12月8日,小电公关负责人刘彬在微信朋友圈回应称:“特地剪了一个充电宝,小电的充电宝只有正负极线路,不涉及数据传输的线路,不会有木马和数据的泄露风险。”
随后,小电发布官方声明称,小电共享充电宝在设计上充分注重对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在硬件层面,小电充电宝内部线路不含有数据传输线,仅以电源线提供充电功能。在软件层面,小电始终严格遵守《隐私政策》条款,通过多重数据保护技术和管理措施杜绝非法收集用户信息的情况发生。
怪兽充电的工作人员也表示,“我们的数据线是没有数据传输能力的,只能用来充电”“用户的充电订单都会享受隐私保护”,并强调其充电宝查询不到用户手机上的数据、无法读取用户的数据。
企业自律确保合规
行业规范适时出台
大数据时代,如何保障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一直是各行各业普遍面临的问题。
据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德良介绍,一些黑色产业利用“木马”等恶意程序,控制用户的终端设备窃取数据,包括手机里面的一些数据信息,之后通过贩卖数据获取非法利益,或直接利用这些数据实施违法犯罪行为,已经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韩英伟提出,目前还存在监管部门监管滞后、部分参与者和使用者个人素质待提高、国家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准入门槛、准入机制缺失等问题。
最近,共享充电宝行业暴露出来的隐私泄露风险再次将上述问题推上了风口浪尖。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共享充电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