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统计,世界上粮食短缺和粮食浪费现象并存,全世界每年有13亿吨粮食被浪费,同时每7个人中却有一人在挨饿。浪费粮食、食物也是浪费自然资源和能源、恶化环境,各国认识到,无论从经济、环境还是缓解饥饿角度考虑,这种行为都是低效、不道德的行为。为此,世界多国通过制定政策、出台法律法规,进行了各种遏制食物浪费的有益尝试,积累了值得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信息公开遏制公款消费
韩国国土面积较小、人口众多,除稻米外绝大部分粮食需要进口,但韩国却曾是餐桌浪费的重灾区,政府为此推行餐桌节约计划,实施针对餐饮企业节约行为的减税政策。如果餐馆能向顾客提供把饭菜吃光的标准菜单或能让顾客把吃剩饭菜打包带走,可享受减税或减收30%水费的优惠。韩国首都首尔市率先立法,要求中大型饭馆每月须缴纳“环境负担金”,此后逐渐向全国推广。若客人剩余食物也须缴纳数千韩元的“环境负担金”。自2011年开始,京畿道金浦市政府还推出“半碗饭项目”,制作1.13万个比普通饭碗少装45克至160克米饭的半形碗赠送给餐厅。
各国对于食客节约用餐一般是以倡导为主,鼓励餐饮企业从菜单到器皿巧用心思,不过也有国家将浪费食物上升到浪费公共资源的高度进行立法规制。德国被认为是处罚食物浪费最严格的国家之一。无论自助餐还是点餐,如有浪费,轻则受到警告重则罚款,任何人都可向城市秩序局等机构举报浪费行为。德国的孩子从幼儿园起就会受到节俭就餐教育。而在公款消费方面,德国政府和企业的宴请十分注重节俭,报销手续复杂,人均消费一般规定在15至30欧元,否则可能因行贿、受贿等嫌疑受到调查。
通过反腐败法律起到遏制食物浪费的国家还有日本等国。日本粮食自给率较低,在35个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排第30位。日本民众自费餐饮时较少浪费,但公款吃喝中的食物浪费现象曾经也很普遍,国家公务员伦理法实施后,这种现象大幅减少。法律规定,公务员没有固定交际费,请客吃饭须自掏腰包。1999年日本通过新情报公开法,要求中央省厅和地方政府全面公开各项费用,包括公务宴请费用,以便接受社会监督。到2005年,各地基本实现公款宴请费用网络公开。日本民间团体及司法机构在反腐和遏制粮食浪费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2006年,应民间团体诉讼要求,东京地方法院判决日本外务省不得以保守机密的理由隐藏“吃喝账单”。
澳大利亚、瑞典、新加坡等国也都通过严格的条件和程序以及信息公开的方式遏制公款消费,客观上起到了减少食物浪费的效果。
制定专门法律防止浪费
此外,还有一些国家以法律形式鼓励企业捐赠食物,或者将未出售的食物用于堆肥等再利用,而不是简单销毁造成浪费、产生有害垃圾。
2016年法国成为全球首个专门制定法律禁止食物浪费的国家,该国食物浪费法案规定,禁止超市扔掉或销毁未出售的食物,必须将其捐赠给慈善机构或食物银行。超市和慈善机构签订协议后,能获得捐赠产品价值60%的税收减免。相反,如销毁即将过期的食品,而不是将其捐赠给慈善机构或用于动物饲料或堆肥,可能面临高达4500美元的罚款。
鉴于法国在这方面的成功实践,意大利、日本、挪威和澳大利亚也先后实施了新的废物法,墨西哥和南非也随之响应。意大利的《减少食物浪费推进法》获得181名参议员的支持,政府的目标是每年减少500万吨的食物浪费,要求从生产、制造、销售、消费等各环节减少食物浪费。新法律还鼓励食客从餐馆把未吃完的食物带回家,同时利于通过方便的形式记录捐赠,令超市、农场获得更多的废物税减免。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食物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