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未成年人动辄充值上万元 网游公司搞了哪些“猫腻“?

  ——未成年玩家可利用第三方平台绕过“实名制”监管。记者使用某安卓系统手机,在应用商城“游戏畅销榜”中下载了多款游戏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部分游戏可直接通过手机绑定的微信、QQ或其他第三方平台账户登录。如果未成年人用家长的微信、QQ等平台账号登录游戏,游戏平台就会默认玩家是成年人。

  ——无须登录即可在游客模式下直接消费充值。《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在游客体验模式下,用户无须实名注册,但不能充值和付费消费。记者在苹果应用商店下载一款名为《超级火柴人高尔夫》的游戏,无须任何登录或实名制操作,即可在游戏中进行名为“获取钞票”的充值操作。

  此外,记者发现,部分电商平台提供租用游戏账户服务,让未成年玩家可“以租代售”绕过实名认证步骤。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记者通过搜索关键词发现,一些卖家提供“出租经实名认证游戏账号”的服务。

  记者选择了一家可以出租游戏《第五人格》苹果账号的商户,并以每小时3元的价格成功登录卖家提供的账号,由于租用的账号经过实名认证,在2小时的游戏过程中也未被强制下线。记者查阅该账号的登录记录发现,今年6月以来,该账号已在国内多个城市、不同设备上登录使用过。

  保护未成年人还需多方合力疏堵结合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的报告显示,不少未成年人充值均是通过记住家长支付密码后支付的。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意见明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欧卫安建议,对于当前游戏中存在的未成年人借助游客模式支付问题,相关游戏公司应尽快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对于游戏中租借账号的,游戏公司可通过技术手段对频繁更换IP地址登录的账号进行限制。

  针对孩子冒充家长玩游戏问题,一些游戏公司也在努力修补漏洞。腾讯公司宣布,自6月17日起,腾讯游戏正式升级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在对已实名的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基础上,专门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扩大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在游戏登录和支付环节两种场景发起人脸识别验证,对疑似未成年的用户进行甄别。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原主任曾锦华认为,目前,各平台上线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都不是防沉迷的万能模式,家长应充分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同时,家庭、学校、全社会都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关爱,让未成年人多参与现实社会的事务,培养更多元的兴趣爱好。(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网游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