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玩家可利用第三方平台绕过“实名制”监管。记者使用某安卓系统手机,在应用商城“游戏畅销榜”中下载了多款游戏进行测试,结果发现,部分游戏可直接通过手机绑定的微信、QQ或其他第三方平台账户登录。如果未成年人用家长的微信、QQ等平台账号登录游戏,游戏平台就会默认玩家是成年人。
——无须登录即可在游客模式下直接消费充值。《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要求,在游客体验模式下,用户无须实名注册,但不能充值和付费消费。记者在苹果应用商店下载一款名为《超级火柴人高尔夫》的游戏,无须任何登录或实名制操作,即可在游戏中进行名为“获取钞票”的充值操作。
此外,记者发现,部分电商平台提供租用游戏账户服务,让未成年玩家可“以租代售”绕过实名认证步骤。在二手交易平台“闲鱼”上,记者通过搜索关键词发现,一些卖家提供“出租经实名认证游戏账号”的服务。
记者选择了一家可以出租游戏《第五人格》苹果账号的商户,并以每小时3元的价格成功登录卖家提供的账号,由于租用的账号经过实名认证,在2小时的游戏过程中也未被强制下线。记者查阅该账号的登录记录发现,今年6月以来,该账号已在国内多个城市、不同设备上登录使用过。
保护未成年人还需多方合力疏堵结合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的报告显示,不少未成年人充值均是通过记住家长支付密码后支付的。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指导意见明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经其监护人同意,参与网络付费游戏或者网络直播平台“打赏”等方式支出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款项,监护人请求网络服务提供者返还该款项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广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欧卫安建议,对于当前游戏中存在的未成年人借助游客模式支付问题,相关游戏公司应尽快落实国家有关规定;对于游戏中租借账号的,游戏公司可通过技术手段对频繁更换IP地址登录的账号进行限制。
针对孩子冒充家长玩游戏问题,一些游戏公司也在努力修补漏洞。腾讯公司宣布,自6月17日起,腾讯游戏正式升级未成年人保护措施:在对已实名的未成年人“限玩、限充、宵禁”基础上,专门针对“孩子冒用家长身份信息绕过监管”的问题,扩大人脸识别技术应用范围,在游戏登录和支付环节两种场景发起人脸识别验证,对疑似未成年的用户进行甄别。
广东省青少年研究中心原主任曾锦华认为,目前,各平台上线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都不是防沉迷的万能模式,家长应充分尽到监护人的职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网络游戏消费观念。同时,家庭、学校、全社会都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群体的关爱,让未成年人多参与现实社会的事务,培养更多元的兴趣爱好。(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网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