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罐头”粽子微生物污染频超标
从不合格原因上看,微生物指标不合格最突出,包括菌落总数、大肠菌群、商业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5项共占不合格比例的82.3%。
市售预包装粽子通常是真空包装,按照定义,这类粽子属于罐头食品的一种。
通常我们认知中的罐头一般是金属薄板、玻璃等容器包装的食品,如午餐肉罐头、黄桃罐头、罐装可乐。
软罐头称为“第二代罐头食品”,其一般是将各种不同的食品原料加工处理后,装入热熔封口的蒸煮袋内,经过适度的加热杀菌,使之成为能长期保存食用方便的食品,例如粽子、灌肠。
作为层层密封的软罐头粽子,为什么还会被各种细菌潜入其中呢?
1.卫生指标不过关
菌落总数是用来判定食品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及卫生质量的指标,其不合格次数最多,达71次。大肠菌群也是评价食品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不合格次数有27次。大肠菌群严重超标,可能会引起肠道传染病或食物中毒。
标称被抽样单位为珠海唯灵东方食府有限公司的2批次碱水粽不合格,其中1批次菌落总数的抽检结果为多不可计,1批次大肠菌群≥24000MPN/100g,卫生状况堪忧。
还有一点是,这些罐头食品能在常温状态下久储不腐的最主要原因是能“达到商业无菌”。
商业无菌是指食品经适度的热杀菌以后,不含有致病的微生物,也不含有在通常温度下能在其中繁殖的非致病性微生物。不过,商业无菌非细菌学上的所谓绝对无菌,其允许罐内残存某些微生物或芽孢。
抽检结果显示,16批次粽子不符合“商业无菌”,包括麦大叔、皇中皇、瑞年、月盛齋、源盛齋、胖四娘等品牌旗下产品。
2.检出致病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因在显微镜下像一串串金黄色的葡萄而得名,这种细菌广泛分布在水、空气、土壤以及人的皮肤中。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细菌,其在适当的条件下能够产生肠毒素。如果金黄色葡萄球菌附着并污染了肉蛋奶类食物,被人们食用后可能会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
值得一提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耐热性,如60°C要加热1小时才能被杀死。
抽检结果显示,有4批次粽子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本刊提醒消费者这些粽子全部都是散装产品。
霉菌是一种丝状真菌,意即“发霉的真菌”。常见的霉菌有很多,比如消费者熟知的黄曲霉菌、赭曲霉,一个个都是让人闻风丧胆的“狠角色”。
霉菌对人类的危害主要表现在:有的能使食品转变为有毒物质,有的可能在食品中产生霉菌毒素,该类毒素可能引起慢性中毒,甚至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抽检结果显示,有3批次粽子霉菌超标,包括2批次散装粽子和1批次预包装粽子。
标称由河南科迪速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金丝蜜枣粽(粽子)(600g/袋)菌落总数、霉菌同时超标,其中霉菌计数检出值为1300个/g(标准要求≤50个/g),超标25倍。(来源:消费者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粽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