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机和熔喷布,全部“速冻”
“2月那会儿,真的是全国上下都没有口罩了。我当时连一些生产口罩的村里都去了,能找到的全找出来了。”没口罩又有需求怎么办?就只能买口罩机造。
“3月的时候,有朋友说自己能搞到90万一台的全自动口罩机,问我要不要入伙。”陈先生回忆,当时朋友激动的语气仿佛就等着数钱了。但他意识到口罩极端的卖方市场不会持续太久,便拒绝了朋友的邀请。
生意果然很不顺利。口罩机4月份才收到,当时市面上口罩已经到处都是了,开工还要赔进去原料和人力成本。簇新的口罩机变成了废铁,折价到30万元都没人收。
“说句不好听的,口罩最后卖不出去了,送人都行。口罩机亏手里,几十万的铁家伙怎么办?”如今,那台被寄予了“暴富梦想”的口罩机还闲置在仓库里,钱一分没挣到,还在每天“吃”着仓库租金。
和口罩机一样处于上游的口罩生产原料熔喷布,由于供需结构的调整以及“国家队”中石化、中石油产能的大幅提升,也出现了价格暴跌。
根据找塑料网统计数据,5月中下旬以来,熔喷布价格下滑明显。99级熔喷布在5月1日的报价接近72.5万元/吨,6月3日价格已跌至25万元/吨。90级熔喷布的价格已从5月初的40万元/吨左右,跌至6月3日的3.5万元/吨。
数字升降的背后,是很多口罩商活生生地演绎了“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的商业故事。
硬拼还是出口?口罩行业迎来大洗牌
天眼查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至5月31日,我国口罩相关企业新增注册70802家,与2019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长1255.84%。
转折发生在5月。2020年4月,口罩相关企业月注册量达35260家,与3月相比环比增长97.24%;5月,口罩相关企业注册量就有所下降,月新增10283家,环比下降70.84%。
国内疫情好转,口罩市场饱和;国外疫情继续蔓延,不少口罩商将出口视为最后的救命稻草。
但在4月10日,海关总署发布了53号公告,对口罩加强质量标准监管。很多没有医疗器械产品证书的民用口罩生产厂,无法通过海关检查出口。这就使得国内的口罩行业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局面——符合标准的“大厂”拼命提高产能,“小厂”只能暂时停工,申办出口资质。
业内人士认为,疫情发生后才匆匆忙忙投资兴建、生产水平无法达到标准的口罩厂,很有可能会面临大量关停。但由于白名单是一轮一轮的,那些本身生产质量达标,只是因为资质申请排队时间过长,导致短暂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仍然有活下来的希望。
“对于口罩来说,现在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质量和价格。”陈先生觉得,不论是想要取得资质出口的,还是想要在国内竞争中杀出血路的口罩企业,生产出优秀的产品都是第一位的。
来源:中国新闻网 左宇坤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口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