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由于出行和场地等诸多条件均受到疫情防控限制,很多预付式消费合同一时根本无从实现,由此引发的预付式消费纠纷明显增多,问题主要集中在疫情期间暂停营业退费纠纷、服务方式变更、使用期限受限等方面。
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以来,消费者的日常生活和经营者的经营活动都受到了影响。3·15前夕,《工人日报》记者采访发现,由于出行和场地等诸多条件均受到疫情防控限制,很多预付式消费合同一时根本无从实现,由此引发的预付式消费纠纷明显增多,问题主要集中在疫情期间暂停营业退费纠纷、服务方式变更、使用期限受限等方面。
对此,中国法学会消法研究会副秘书长、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音江对记者表示,经营者是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第一责任人,越是在特殊时期,越要严格履行法定责任,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暂停营业期间,经营者应通过企业官方网站、微信、微博等途径与消费者保持常态化联系,及时发布企业动态信息,努力消除消费者的顾虑和担忧,认真对待和及时处理消费者的合理诉求,把消费者的损失降到最低,切实维护企业的品牌信誉,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企业与消费者要合理协商
近日,江西省瑞昌市消费者柯先生反映称,他在瑞昌市某饭店充值4000元办卡并预订了过年酒席。后来由于疫情爆发,春节期间根本无法消费。他找到饭店要求退款,遭到饭店拒绝。饭店负责人表示,卡内金额可以等疫情过后再来消费。但柯先生平时在外地工作,除了春节期间,根本不可能回老家消费。
“新冠肺炎疫情不能预见、不能避免,而且不能克服,无疑属于不可抗力因素。根据《合同法》,柯先生和饭店都有权解除合同,且双方都不用承担违约责任。如果消费者之前有部分消费,可以要求退还扣除消费部分的剩余款项;如果消费者之前交过订金,也有权要求返还订金。但如果消费者预订项目确实导致经营者有实际支出的,双方应协商合理分担相关支出费用。”陈音江说。
据了解,瑞昌市12315投诉指挥中心工作人员接到投诉后,联系到该餐饮店负责人,告知消费者的诉求,并向餐饮店负责人宣传相关法律法规。经过调解,饭店承诺退款,双方成功和解。
既然课程有差价,为何不能退?
“去年10月和今年2月,分别给孩子报了数学和英语的面授课程,受疫情影响,培训机构发了通知,把线下课换成了线上课。但线上课售价比面授课便宜1000元,但培训机构说差价不退,只给了优惠券,让下次消费再用。既然课程存在差价,为什么不能退差价呢?”上海消费者刘女士投诉称。
记者在新浪黑猫投诉平台检索发现,有关面授课转线上不退差价的还有很多,涉及多个培训机构。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预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