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每天亏千万
20天退票超2000万张,200亿元打水漂
过去两个月,航空公司们陷入集体失守的境地。
春节假期一向号称是旅游业的“黄金周”,但在今年“不求三月下扬州,只求三月能下楼”的尴尬境地下,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为防止疫情蔓延,民航局做出要求,自2020年1月24日0时起,此前已购买民航机票的旅客自愿退票的,各航空公司及其客票销售代理机构应免费办理退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后又延长至1月28日零时。
很快,上千万的退票订单如潮水般涌来,各家航司的客服电话一度被打爆。而随着机票退改潮一起涌上热搜的,还有众多网友对各大航空公司的投诉:退票过程中,许多网友遭遇了不退手续费以及退款迟迟不到账等问题,背后航空公司不堪重负。
航空业各项指标急转直下。民航局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从1月25日至2月14日,民航日均运输旅客47万人次,是去年同期的1/4。数据显示,2月15日至23日,民航业日均旅客预计不超过20万人次,客流量不足高峰时期的1/10,客座率不足40%。
空荡荡的客舱意味着什么?飞一班,亏一班。在免费退票政策实行后的二十天里,国内外航空公司共办理退票2000万张,涉及票面总金额超过200亿元,而这笔钱,多是由各家航司承担。
有航空业人士道出其中辛酸,“航空市场本来就是规模经济,以往淡季一条航线每天都要亏上数百万元,现在因为疫情,七至八成旅客取消出行,失去大量现金流,还要响应政策免费退票,初步估算一家航空公司每天要扛下千万级别的亏损。”
即便如此,航空公司依旧不敢贸然停飞,毕竟飞起来是亏损,不飞更亏。飞机停下来彻底没了收入,但飞机租金、场地费、人员工资和折旧等成本却是真实存在的。九元航空董事长纪广平坦言,“还是要飞起来,飞起来才有收入。”
挺住,航空公司的疯狂自救
当年非典后,民航业出现“报复性增长”
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爆发,航空公司开始疯狂自救。
事实上,2003年的非典疫情也曾使民航业遭遇巨亏。当时面对困境,几大航空公司紧急控制成本。南航率先出手,要求员工轮流休减薪假期,并封存了所有9架777飞机中的6架;国航也启用了轮班制,并停止一切非生产性投资;随后,东航也采取了降薪措施。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节衣缩食的日子猝不及防地开始了。据报道,中国南方航空、海南航空等航司,已安排外籍飞行员无限期放无薪休假,将于情况改善时恢复其工作。也有航空公司开始暂停或推迟飞机发动机的引进,试图稳住现金流。
除了内部节流之外,积极开源也成了航司们的最新选择。2月18日,多家航空公司不约而同地推广了政企包机业务,积极自救。值得一提的是,包机将以最低成本价运行,价格仅为平时的三分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月21日,已有包括南方航空、东方航空、厦门航空、山东航空、春秋航空在内的共20家航空公司发布了相关通知。
这并非只是航空公司自己的战斗。2月6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下发公告,免征航空公司应缴纳的民航发展基金,精准驰援民航业。花旗报告表示,若暂免持续半年时间,预计今年上半年将为中国国航、东方航空和南方航空分别带来5.70亿元人民币、5.85亿、7.5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节约。
此外,机场也在陆续出台免除相关机场收费或租金的通知。2月8日,温州机场免除防疫物资航空运输全部机场收费;绵阳机场自2月14日开始全额减免各航空公司在绵执飞航班的相关收费;深圳机场从2月20日起至2月29日,对航空公司在深圳机场执行的复产复工包机航班,免收航班起降费。
疫情总会过去,活下去就有希望。回想2003年非典过后的暑假,民航业曾出现报复性增长。等到疫情过去,你愿意买下一张机票,把未完成的旅行补上吗?
来源:投资界PEdaily 谢文倩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机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