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前三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是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前11个月,服务消费占居民消费比重超过50%。“中国这么大的市场容量,步行街与网上购物有竞争有合作,都会有很大发展。网上交易成本低,商品的消费属性体现得更明显。步行街除了购物的消费,主要是休闲的快乐、会友的温馨、业态的丰富。通过打造良好的生态环境,使游客萌生出很多消费的想法。”高宝华表示。
对步行街来说,要努力培育为集聚效应显著、文化底蕴深厚、建筑风格鲜明、基础设施完备、街区管理完善、消费模式创新、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的商业街,也要努力成为本地人常到、外地人必到,年轻人感觉时尚,老年人感觉怀旧,外地人感到独具特色,外国人感到非常中国化的城市标志性符号。
据介绍,步行街改造提升以来,围绕交通路网、立面地面、设施设备、绿化景观等要素,加强街区环境改造,着力打造美观舒适、富有特色、便利安全的街区风貌和步行环境,一批重点项目已经落地,部分街区面貌发生较大变化。11条步行街累计改造商业载体80多万平方米,引进国内外知名品牌900多个,新增旗舰店等80余家,一大批老字号和地方特色品牌在街区落地,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商旅文联动发展。
3 数字化未来,打造智慧街区
数字化正在令传统步行街呈现新活力:新品牌、土特产、老字号,都能扫码或刷脸购买,也能网上一键下单送到家;美食餐厅、旅游景点、名人故居,都能在线预订免排队;品牌门店AR试衣试妆,街边小店生意红火……
步行街的个性更鲜明,特色被放大。《2019年阿里巴巴步行街经济报告》指出,11条试点步行街各有所长:看客流量,重庆解放碑是人气之王;看客流结构,成都宽窄巷子是游客最爱;看夜间客流活跃度,西安大唐不夜城名副其实;看消费金额,上海南京路不愧为“消费天堂”;论“豪气”程度,北京王府井遥遥领先。
钟山强调,在步行街的改造中要“打造智慧街区”,要着力推动数字化、智能化,加快推广应用5G技术。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对年轻人来说,现在很多时候去一些街区很不方便,要特别考虑到增强停车出行服务、解决停车难的问题。还要增强移动支付等智能服务,在街上消费、娱乐,消费者不用拿钱包,无论是吃的、穿的、用的还是玩的,都可以用手机支付,甚至刷一下脸就行了,让游客消费得更便捷、更加智能。
据统计,全国经营面积在2万平方米以上的步行街、商业街超过2100条。根据网商银行和支付宝的分析,过去一年,以网店、街边店、路边摊等组成的各类“小店”总量约1亿间,经济活力与健康程度均超出预期;日流水3万元以下的“小店”,流水平均增速35%;一半以上“小店”在2019年增加雇员,撑起约3亿人就业。春节将至,他们对未来充满信心,87%的小店主认为明年生意会更好。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从三个方面加强步行街的改造提升:
一要坚持地方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消费者选择,以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发展“小店经济”,创造更多就业机会,促进形成一批人气旺、特色强、有文化底蕴的步行街。
二要在优化营商和消费环境上下更大功夫,简化审批、创新监管,加快配套公共设施便利化、智能化改造,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
三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注重实效,防止一哄而上、搞形象工程。
研究认为,以步行街为代表的线下商业拥有巨大的新增长空间。通过完善数字商业基础设施提升消费体验,以数字化解决方案促进商业效能提升,将成为更多“老街新生”的未来路径。
来源:光明日报 记者 张翼
链接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战略部署和《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8〕32号)精神,培育一批具有国际国内领先水平的步行街,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各地推荐和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商务部决定在北京市王府井等11条步行街开展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工作。首批试点步行街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1.北京王府井步行街
2.天津金街步行街
3.上海南京路步行街
4.重庆解放碑步行街
5.沈阳中街步行街
6.南京夫子庙步行街
7.杭州湖滨步行街
8.武汉江汉路步行街
9.广州北京路步行街
10.成都宽窄巷子步行街
11.西安大唐不夜城新唐人街步行街
(张翼整理)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步行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