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弹窗乱蹦、广告铺屏……安宁权入法,整个世界“清静”了

  “生活安宁权的出现,是互联网经济技术发展下的一个注脚。当然,未来仍需要慢慢补充和细化其中的规定。”许浩说。

  公众需提高法律维权意识

  再强大的法律武器,只有被受害者拿在手中方能发挥出威力。如果人们对自己的生活安宁权不够重视、对相应的侵权行为无动于衷、对看到的侵权现象“逆来顺受”,那么线上线下的安宁也只会是一种幻想。

  “这就必须要谈及公众的生活安宁权维权意识。”许浩说,“我们首先要了解生活安宁权的概念意义,也要了解侵权的界定。既不能无故举报,也不能选择无视。”

  他举例说,如果你的邻居某一天说话声音很大打扰到你休息,你可以先登门说明情由,要求其降低音量。如果对方不接受你的要求且继续给你带来干扰,便可以报警,并依法要求相应的损失赔偿;再比如,某电商向你发送促销短信且不提供退订方式,可以先联系商家询问退订推送短信的方式,如果商家拒绝提供,则可以按规定走法律程序。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私人生活安宁权的内涵和外延都发生了变化。比如在侵权主体上,自然人、社会组织、企业甚至是政府部门都有可能成为隐私权的侵权主体。在侵权方式上也呈现多元化。人工智能设备对私人生活安宁的侵犯具有一定的迷惑性。

  “无处不在的摄像头,逐渐推广的人脸识别等。越来越拟人化的人工智能,终将毫无违和感地融入公众的私人生活,同时也会‘润物细无声’地侵犯私人生活的安宁,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许浩说。

  “我们的生活安宁与否,取决于相关政策规定的完善与否,更取决于我们自身的自我保护意识。未来10年,中国公民的法律意识、维权意识将会越来越强,要求受到人格尊重和做人尊严的意识也会越来越强,我们的整体生活环境都会变得越来越安宁。”许浩说。

  相关链接

  噪音、狗叫、广场舞扰民都算侵犯安宁权

  私人生活安宁,不仅是个人幸福生活的起点,也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基石。尊重和保护他人隐私,让每个社会成员都拥有安宁的私人生活,是和谐社会应有之义。

  生活安宁权的适用情景既涵盖线上的虚拟社区,更包括线下的现实社会。比如噪音、狗叫、广场舞等扰民行为,除了报警,还可依据民法典安宁权的规定诉请法院,要求判决侵权方承担包括停止侵害、排除妨害在内的法律责任。

  此外,安宁权还会给社会公众人物更多隐私空间。艺人、网红等属于公众人物,其隐私权、肖像权、安宁生活权理应被尊重。而“安宁”入法后,狗仔队跟踪、偷拍事件将会大大减少。

  来源:科技日报 操秀英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