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红商网 >> 新消费频道 >> 正文
市场不小盈利却难,生鲜电商步入“洗牌时刻”

  “配送一单生鲜产品的综合成本在5元以上,如果消费者选购了50元生鲜产品,那么平台的利润率必须达到10%才能覆盖运费。你想想,蔬菜等生鲜产品的利润率能有多高?除了要支撑运费,还涉及后台、仓储、其他工作人员的收入,怎么可能盈利?”王琦说,这是生鲜电商调整配送方式和费用的直接原因。

  妙生活前员工也透露,此前妙生活的配送门槛是“满29元免运费”,本来公司指望通过规模效应实现薄利多销,但生鲜产品的利太薄了,即便“满29元”也很难覆盖物流支出,所以物流服务是妙生活最先曝出问题的环节。我厨的部分用户也发现,最近平台的配送效率明显下降。

  此外,同质化经营严重,对消费者黏度低也困扰着生鲜电商。大学毕业刚工作的李小姐尝试过多家生鲜电商,“总体服务差不多,很难说哪家特别好。有的生鲜电商看起来配送门槛低,适合单身族选购,因为买多了吃不掉;可问题是这家平台所有的菜都是大包装,买一包要吃好几顿,让人没了食欲。有的生鲜电商虽然销售一人份或两人份的小包装,但配送门槛高、产品种类少,买了一两次后觉得缺乏新意。还有的平台产品质量不稳定,今天的肉新鲜,明天的菜不新鲜,感觉品控有待提高。”李小姐在线上买菜一年多,直到现在也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一家。

  深入社区精细化运营降本增效

  依托苏宁小店预售,能有效降低经营成本;服务简化、配送范围缩小的盒马菜市,投入成本是盒马鲜生的1/10。生鲜电商开始更加注重经营方式,解决现存问题。

  生鲜电商不是第一个迎来“开开关关”的行业。随着资本市场更加谨慎,原本被行业规模发展掩盖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在业内人士看来,呆萝卜、妙生活、我厨等生鲜电商遭遇经营困境,说明行业洗牌期已经到来:以前在资本支持下,生鲜电商可以“亏本赚吆喝”,但资本市场“退烧”以来,投资人重点考察的是生鲜电商的经营模式,那些不可能盈利的模式即便规模再大,也会被淘汰。

  不过,生鲜电商市场的诱惑力始终存在,市场也不缺乏投资人。业内人士判断,会有更多巨头进入这一行业,未来的资本会更集中在头部企业上。当然,这一行业今后将会更加注重经营方式,努力解决已经发现的问题。

  一方面,降本增效成为共同选择。比如,针对物流成本高企的问题,部分新入场者抛弃“线上订,即时送”模式,改为预售模式。

  通过苏宁小店APP选购产品,要“今天订,明天取”。记者在中远两湾城苏宁小店看到,自提区与其他现售商品有所区隔,消费者凭手机订单现场验货提取,不接受现场购买;现场还有一个生鲜加工中心,提供活鱼现杀等粗加工服务。

  “这是我们评估了消费习惯、商品特点和门店布局后进行的设计,兼顾市场需求和行业特点。”苏宁菜场相关负责人表示,大部分消费者买菜是为了回家做饭,所以深入社区的苏宁小店适合提供这项新服务。通过“线上订,线下取”这一先销后采模式,消费者能拿到当天到货且经过现场验货的产品,企业能实现仓库零库存、门店零库存,降低经营成本。得益于这一模式,门店能保证菜价有竞争力:从APP看,苏宁菜场每500克0.99元的平价蔬菜有好几个选择,还有不同档次的肉禽蛋品、海鲜水产等。

  不过这位负责人认为,先销后采模式与苏宁小店的定位有关,“我们的小店大部分在消费者家门口,所以消费者能顺路取菜。”他说,这一新模式是基于现有判断进行的设计,能否成功还待市场检验。

  另一方面,根据市场需求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服务和产品,也是生鲜电商探索的方向。

  今年以来,盒马在部分社区新开“盒马菜市”,与“盒马鲜生”不同,菜市面积小、服务简化、配送范围缩小。比如,菜市中不一定有现制食品区,配送范围也从门店方圆3公里缩小到1.5公里左右。但菜市中除了预包装产品,增加了散装农产品的比重。

  “20万人口才能支撑开一家盒马鲜生店,如果是5万人口、10万人口,怎么开店?”盒马事业群总裁侯毅说,盒马更注重的是发展思路,根据消费需求有的放矢提供服务、精细化运营。盒马菜市既保留了盒马鲜生的典型服务方式,又根据消费者买菜需求增加产品种类、调整配送方式,目标是实现消费者和企业双赢。他透露,一家菜市的投入在200万元左右,而一家盒马鲜生的投入要2000万元。

  运营生鲜电商的另一个难点是如何减少损耗,解决思路之一是平台提高对供应链的管理能力,强化对产品品质的掌控。最近,盒马上线一款名叫“葲荭草莓”的新产品,是其与中国中化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推出的新产品,核心内容是双方在盒马门店覆盖城市的200公里范围内就近建设基地,草莓在9成熟状态下采摘后,通过最短供应链配送到门店和消费者家中。其中,盒马基于数据分析,对上游提出质和量的要求,农民只需专心种植生产,不用担心“卖给谁”;中化提供农资、种植技术和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解决农民“怎么种、怎么卖”的问题。

  “这只是一个开始,葲荭草莓的成功经验会复制到其它农产品生产中。”侯毅认为,葲荭草莓是对农业产业链的重构,希望能改变消费者端和上游农业端长久存在的难点和痛点:源头不可控、供应链过长、缺乏统一标准是消费者买不到好产品的重要原因,也是生鲜电商产生损耗的重要原因。所以,生鲜电商要稳步发展,除了调整服务方式,更要上溯到农业种植端,从源头解决问题,既满足消费者的“线上买菜”需求,也助力推动中国农业的标准化、数字化、规模化、品牌化。

  来源:解放日报 记者 任翀

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生鲜电商

东治书院2024级易学文士班(第二届)报名者必读
『独贾参考』:独特视角,洞悉商业世相。
【耕菑草堂】巴山杂花土蜂蜜,爱家人,送亲友,助养生
解惑 | “格物致知”的“格”到底是什么意思?
❤❤❤【拙话】儒学之流变❤❤❤
易经 | 艮卦究竟在讲什么?兼斥《翦商》之荒谬
大风水,小风水,风水人
❤❤❤人的一生拜一位好老师太重要了❤❤❤
如何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易学家?
成功一定有道,跟着成功的人,学习成功之道。
关注『书仙笙』:结茅深山读仙经,擅闯人间迷烟火。
研究报告、榜单收录、高管收录、品牌收录、企业通稿、行业会务
★★★你有买点,我有流量,势必点石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