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11月21日发布的《“双11”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显示,在11月1日至11月15日共计15天监测期内,共收集“双11”相关“消费维权”类信息7908929条,其中负面信息655376条,日均负面信息43692条。负面信息中提及快递、售后服务、预售规则、促销宣传、产品质量、价格和信息骚扰等方面问题的信息较多。
中消协表示,综合分析监测期内网络舆情集中“吐槽”的问题和典型案例,可以发现引发今年“双11”网络消费维权舆情主要有五方面矛盾:直播带货销售方式“野蛮生长”与平台责任意识相对薄弱之间的矛盾;价格套路和促销陷阱借新技术、新应用快速迭代翻新与消费者辨识能力、防范意识相对较弱之间的矛盾;霸王条款、预售规则“网络翻版”的集中亮相与消费者维权手段相对匮乏之间的矛盾;大数据、算法的精准“骚扰”、无孔不入与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难度加大之间的矛盾;“双11”促销模式的固化不变与消费者服务体验提质升级、迫切求变之间的矛盾。
中消协表示,“双11”消费维权舆情影响面广、成因复杂,具有“短期”“集中”、周期性呈现且兼具“长尾效应”等特点,对消费信心带有一定负向影响。
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建议:加强电商平台“第一责任人”意识,严格监督惩处措施,净化网络消费环境。加强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明确个人消费数据信息合法使用的边界。加强网络直播带货审查监管,完善“网红带货”诚信评价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多措并举,加强对“网红带货”行为的管理和监督,发现数据造假、不实宣传、售卖不合格品等问题,及时出手干预。同时,督促电商平台完善“网红带货”的诚信评价机制,将粉丝评价、举报、监管部门的调查处罚信息等记入评价系统,将违法情节严重、污点信息较多的网红拉入黑名单,取消直播带货资格,通过诚信惩戒手段规范直播带货行为,保障消费者的相关合法权益。(央视记者王婧)
搜索更多: 直播带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