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5月,北京的天气刚刚开始热起来,那时候还没有沙尘暴和雾霾。那一年,一个年轻人穿着一身长褂——也有人说是陕北农民的行头——两个裤脚,一个高一个低,他使劲地蹦上北京工人体育馆的舞台,手里挎着电吉他,黄色的忽明忽暗的灯光跟着他,音乐响起,他嘶哑着喉咙,唱到:“我曾经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可你却总是笑我,一无所有……”
疯狂席卷着台下的听众,人们挥舞着手臂,掀起一阵阵的吼叫。
这个唱着摇滚歌曲的青年,名字叫做崔健,后来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歌唱明星。这首名叫《一无所有》的歌曲也一夜之间风靡全国。
在精通音乐乐理的专家眼里,这并不是一首旋律多么朗朗上口的歌曲,很多年后,崔健在和查建英的访谈中,也直言《一无所有》这首歌“没有什么,就是一首情歌嘛。结果成为了一个里程碑。”
美国PBS电视台曾经拍过一部反映上个世纪80年代末中国社会的纪录片,一个年轻的大学生点出了《一无所有》流行的原因:“这首歌呼应了当时我们的心理状况,那就是一无所有。不仅是物质上的贫穷和匮乏,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一无所有。”
就像刚刚从一个沉重的梦魇里苏醒过来,一盆冰冷的水又从头上浇淋下来——社会大众彻底明白了自己所处的状态:我们的生活真的一无所有。而直面的后果就是拼命地想改变这个事实,这是人的本能。
而如何去改变、填补“一无所有”带来的空虚呢?
方法有很多,最直接的一种就是:消费。
从此,中国这个曾经短暂告别过商业社会的国家,开始如梦初醒,并狂奔着进入“消费社会”。
01
2019年11月11日零点刚过,西溪阿里总部一片沸腾。这是阿里举办的第十一个“双十一购物狂欢节”。这个所谓的节日,来源于无聊的网络戏谑日“光棍节”,即使是最初的策划者也完全没有预料到,原本只是想在元旦和国庆之前安排一次商品促销的日子,成为了这个国家最为“疯狂”的购物日。
无论是电商零售巨头阿里,京东,苏宁,拼多多,还是线下的实体商场、超市也都成为了这个购物节的重要推手,人们疯狂抢着付钱,抢着购物,抢着消费,这样的场景甚至比上世纪80年代的购物潮更为疯狂。
如果我们翻一下当年的报纸,看到的是这样的场景:在全国的主要大城市,商店开门后仅仅两三个小时,原计划卖一天的名烟名酒就被扫荡一空;盛夏时节,杭州的毛衣毛裤柜台前排起了长龙;四季如春的昆明,经常滞销的电风扇变得炙手可热;武汉有人买回200公斤食盐,南京有市民买下500盒火柴盒,广州有女士扛回10箱洗衣服……
“消费者们抢购、囤积商品势头之猛,实在匪夷所思。”一本反映20世纪中国消费史的书《购物凶猛》这样描述道。
当然你可以说,当年的抢购和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抢购并不是同一回事。的确,20世纪80年代,这个脱离了革命狂躁症的国家进入商业社会的青春期,消费的荷尔蒙旺盛地分泌。而现在狂喜、混乱、复杂的消费行为,更多的是在技术驱动的人性欲望反映。
同样在80年代的美国,一个新词“购物狂”(Shopaholic)开始出现——娱乐、肤浅、消费是那个时候的时代主题词,更深的含义则是对于未来的悲观情绪弥漫导致。
我们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是:当年美苏争霸的核军备竞赛,让整个世界陷入核战争的恐惧和害怕。消费狂潮建立的社会基础是“今朝有酒今朝醉”。
02
回顾两个消费狂潮社会,东方是出于压抑的情绪,而西方则是来自于恐慌。那么,现如今,在昨天,今天,明天,又是什么驱动人们买买买?
毋庸置疑,在最近的十年,社会的商品供给到了无比繁荣的时代,超过任何一个人类曾经经历过的“十年”。
商品供给包括商品品类和服务的便捷性。这两点恰恰成为了互联网时代“效率”的最好表现。年轻的流量小生王一博,梳着中分头,向他的粉丝们介绍说,如果他们愿意,某个品牌的洗发水可以在一个小时内送到手中。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