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路背后的大学问
如果你被成功“套路”了,其实也不用悔恨当初为什么没有抗拒住诱惑,因为在这些套路背后,是有着经济学理论作为支撑。
在传统的经济学观点中,都是假设人是完全理性的,说人话就是每个人都会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
消费者参加双十一,花大量的时间去每家店铺里选择商品,然后“货比三家”的进行抉择价格,同时还要研究一些平台的“满减”活动,就是为了让自己可以用最少的钱买到最好的东西。
这可以看做是最理性的操作了,但很多人会忽略一个现实:人的理性是有限的,换句话说就是当平台或者上架推出更多的活动来分割消费者的理性,直到无法做到理性。
正因为这样,很多人就会发现这几年的“双十一”中的活动不仅越来越多,正如红包、津贴、叠猫猫、盖楼......而且一年比一年更复杂,仿佛看到了高考数学最后一道大题时的迷茫和无助。
那如果花更多的时间来比对价格,同时不参与这些活动,不就可以做到理性消费吗?
这点很多人想的到,自然各大平台也会想到。这时就会搬出“沉没成本”来进一步套牢你。
沉没成本,指的是人们在决定是否继续去做一件事时,不仅看继续做下去能不能带来好处,还要看已经在这件事上投入的沉没成本有多少。
今年双十一,很多平台提前一个月或者半个月就开启了预售,他们以“保价”手段来告诉消费者,如果想最后以这个低价的“保价”拿到自己心爱的商品,就要先付一笔定金,然后只需要在双十一当天付清余款就好。
这里的定金就是“沉没成本”,在人性的驱使下,很多人肯定不会放弃之前花出去的定金,最后只好付完所有款。
这点,对于提前付定金方面是这样,对朋友圈分享红包和盖楼也同样符合。
其实,对于以上两点,有些人已经察觉到,同时进行有意的防范。但最终还是逃不出平台和商家的“手掌心”。
你花时间来做选择,以便可以避开“陷阱”,那么,如果平台和商家帮你选好,就让你买这个商品呢?
对此,电商直播开始兴起,让消费者从“变选边买”到“不用选,就买这个”进行转变。
用短短几小时的时间,在一个小小直播间里,一个好看的主播来为你推荐一个又一个商品,在这段时间、这个空间里,很多人会由于对外界信息暂时脱离,然后理智容易被屏幕对面的主播带走,之后你只用做一件事,那就是买下一件又一件商品。
就像一个网友的段子:如果一个人能看李佳琦三个小时直播,一件商品都没买,这个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双十一”降温?
“感觉现在过个双十一越来越累了”,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白领小佳对锌财经这样表示。
对于前几年的双十一,她表示感觉还有点意思,但到了今年的双十一,她真的一点感觉都没有了,“看到一些平台上的活动,就感觉很心累,一点想参加的欲望都没有。买的上就买,买不上就不买了。”
其实,对于这点,不仅是消费者可以感受到,在行业内摸爬滚打的行业人同样有这样的感受。
“确定性越来越高,意外就越来越小。”一位行业人对媒体这样表示。
消费者关注减少,让很多电商平台提早开启预售,将战线拉长,想要拉回用户的关注。但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双十一已经出现了弱势,因为这意味着消费者需要越来越长的事件刺激才能提起消费的欲望。
双十一的初衷,最早是“让消费者每年好好玩一次”。
但从这几年的“双十一”来看,或许已经离最初的那个“初衷”越来越远。
(来源:锌财经 作者:周雄飞)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双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