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麦、花椒、昆虫等导致的食物过敏是我国特有的类型。”孙劲旅教授告诉记者,一是荞麦制品在我国越来越多地被当作保健食品,且荞麦粉是无麸质的,通常作为腹腔疾病患者的补充食物,还有很多小麦过敏的人把荞麦当做替代食品,所以荞麦食品比较普及。二是蝗虫、蚕蛹、蜈蚣、蝎子是我国很多地方的特色美食,这些异种蛋白的摄入,也可能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甚至死亡。三是花椒过敏,花椒在我国是常见的菜肴佐料,国外很少用。此外,我国对芒果、桃、龙眼、猕猴桃、荔枝等过敏的人也很多。
预防、急救至关重要
“及时识别、诊断食物过敏反应,特别是严重过敏反应,尽早采取正确抢救措施至关重要。”孙劲旅教授表示,食物过敏最开始的特点是:手心、脚心发痒,或头皮发痒、发麻;紧接着会嘴唇红肿,全身起红斑、风团,眼睛红肿,有人还会打喷嚏、咳嗽、喘不上气、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再接着就可能出现眼睛看不清或者意识丧失;最后可能导致休克死亡。
孙劲旅教授指出,出现这些症状时,可明显看出是食物过敏,要及时抢救。病人症状较轻时,可先用西替利嗪滴剂舌下含服20滴;如果无效,就需要立即皮下注射或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没有肾上腺素,也可用甲强龙注射或氢化可的松静脉输液替代。此外,食物过敏休克的人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特点,有些患者6~8小时后可能会出现再次休克的现象,所以一定要注意准备相应的抢救措施。
食物过敏事件基本是可预防的,应做好以下几点:1.避开过敏食物,发现某种食物可能导致自己出现过敏反应,要避免再次食用。2.循序渐进原则。过敏原不明确时,对未尝试过的食物可先亲身测试是否过敏。以牛奶为例,先抹一点牛奶在皮肤上或嘴唇上,看是否会引起皮肤红斑、风团、嘴巴红肿等过敏反应特征;如果没有反应,再口含少量,再看有无过敏反应特征。没有过敏反应,可少量进食。待一段时间完全确定后,再安心食用。3. 过敏体质的人要备好急救药品。
食物过敏发病率在全球都呈现逐年升高趋势。孙劲旅教授呼吁,有关部门需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公众对食物过敏的认识;公众要学习认识常见的过敏原,慎吃蜈蚣、蝗虫、蚕蛹等特殊食物。有关部门还应进一步完善食品标签。标签是消费者了解预包装食品成分的唯一途径,1/3经历食物过敏事件的人将过敏归因于标签。目前,我国相关标准增加了对食品中可能含有某些致敏物质的标识,但缺少不含哪些常见过敏原的标识。此外,我国临床应该尽快建立起脱敏治疗的科学体系。(来源:人民网 记者 张 健)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食物过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