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在美团外卖APP上购得香烟的订单截图
多次被曝光仍“屡教不改” 外卖平台监管形同虚设
从2018年2月起,陆续有多家媒体曝光外卖平台售烟。《生活日报》引用业内人士观点,警告“严重者构成非法经营罪”,《北京青年报》、《经济日报》曾指出“外卖平台商家通过‘暗号’卖烟”,《大河报》则质问“为啥外卖‘超市’仍在售卖香烟”。
对此,美团和饿了么均曾回应不允许商家在平台上卖烟,并对疑似香烟的产品进行屏蔽,同时对违规商家“发现一家处理一家”。但现在看来,效果显然不尽人意。商家仍可轻易逃避屏蔽处理,外卖平台的监管形同虚设。
在环球网记者的调查过程中,香烟均是由美团及饿了么的配送员预付购买,随后消费者在取货时再付款给配送员。
毫无疑问,如果在各大外卖平台上“点烟”与点餐一样快捷方便,动动手指再加几元“配送费”或“跑腿费”就能送烟到手,而不加以任何监管,等于是向未成年人购烟大开“方便之门”。
外卖平台在约束配送员行为方面,存在极大漏洞。有媒体报道曾指出,有消费者利用差评威胁配送员,强制其购买香烟。针对这种情况,平台应建立健全相关投诉和上诉机制,保障配送员的正当权益。
保证商家售卖商品合法合规,是外卖平台应有的监管责任,不能只依靠媒体及消费者的监督举报,将责任转嫁其他主体。
“发现一家处理一家”,是其应有的坚决态度。但如何避免商家“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违规之举,更需要外卖平台能以高度自觉的社会责任心,同时亟需更为高级、明确的技术手段。
“送啥都快”的美团外卖,以及“饿不饿都能上”的饿了么,在积极拓展市场、升级外卖消费场景生态之时,如何避免成为售卖违禁品和毒害青少年的便利之所,是摆在它们面前一个重大且急迫的问题。
来源:环球网报道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饿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