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季节性因素,每年5月份前后都是水果供应的淡季,此时销售的水果大多为前一年秋季的存货,而新一批水果还没有大规模上市,这就造成了水果市场供给的相对短缺。在此基础上,去年全国许多水果产地都经历了较为恶劣的天气状况,水果的减产进一步加剧了供给的短缺态势而引起价格快速上涨。
第二,成本性因素,从生产环节上看,果农们的务农成本有所上升;从流通环节上看,水果的供应链较长,从种植、收购再到终端水果市场与消费者手中,涉及运输、储存、层层经销商等多个步骤。尤其是受消费升级大潮的影响,居民对于水果新鲜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商家投入到冷库、冷链中的资金成本越来越多。而人力成本的提升与门店租金的上涨,同样会导致水果流通环节的成本攀升。
没有“水果自由”了?非也
甜瓜、油桃、哈密瓜、芒果、葡萄等水果价格都有所下降。
并非所有的水果都涨价了,事实上有的还在降价。有分析显示,4、5月是水果供应的淡季,价格通常会出现季节性上涨。随着西瓜、樱桃、香瓜、油桃、荔枝等批量上市,多地水果价格将逐步回落至合理区间。
农业农村部信息中心数据显示,6月3日至6月9日西瓜周均价每公斤环比跌8.7%,跌幅比上周增大7.3个百分点。以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为例,6月4日红灯樱桃、京欣西瓜、妃子笑荔枝平均批发价格分别为每公斤23元、2.6元和16元,较5月初价格分别回落48.9%、46.9%和42.4%。
如何改善各方“水果焦虑”的现状?付一夫表示,还是要推动供应链建设与升级,缩短不必要的流通环节,同时在整合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上予以发力,改变水果供应链散乱冗余的现状,从节约成本的方向做出调整。
当前,各大电商平台下沉,为连接农产品和消费端提供了更多便利条件,多元化的销售渠道使得果农拥有了更多销售选择和一定程度上的议价权。果农目前也开始以市场为导向,哪个地方市场好,就把果运到哪去。
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负责人表示,我国是水果第一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2018年全国水果总产量约2.57亿吨,进口水果约552.7万吨。我国水果生产品类丰富,产需大体平衡,常年生产供应有保障,完全能够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新华网 陈凯茵 闫雨昕)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水果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