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6月3日电,手提袋、小推车、热情的吆喝、喧闹的市场……在很多人印象里,买菜还停留在这样一种阶段。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菜市场加快从线下搬到线上,通过手机APP买菜成为不少年轻消费者的选择。
在方便购买的同时,部分消费者也遭遇蔬菜瓜果品质不稳定、货不对板等操心事。手机买菜如何实现消费方便和放心消费的兼得,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从逛菜市场到刷手机上的“菜篮子”
打开某款以外卖起家的APP,选中350克上海青、300克番茄、450克肋排,点击付款39.28元后上地铁。30分钟后,上海市民袁睿琳刚进家门菜就送到了。
“每周用4次左右,以买蔬菜和水果为主。”酷爱下厨房的袁睿琳说,“手机买菜不但方便,还可以送货上门,这对忙碌了一天的上班族很有吸引力。”
和袁睿琳有同样选择的消费者不在少数。饿了么的数据显示,在该平台买菜的用户平均年龄约29岁,三分之一为“90后”,超五成为白领用户。
年轻人不想在买菜上花太多时间,使得手机买菜这门生意逐渐火热。去年下半年,美团APP上线买菜频道;今年3月底,饿了么建立生鲜平台,并与叮咚买菜达成战略合作;4月份,苏宁小店宣布上线菜场功能模块……随着巨头进场,线上买菜这一“难啃的硬骨头”成为各家争夺的“香饽饽”。
与之前生鲜电商有所不同的是,不少手机买菜App主打“前置仓”概念,也就是将仓库建立在社区周边1到3公里的位置,平台将商品先由中心仓或批发市场、综合菜场运至前置仓,用户下单后即时送货上门。“下午2点20分下的单,2点45分就送到了,比自己去小区对面菜市场买菜还快。”袁睿琳说。
除了平台自建仓,不少蔬菜摊点、水果店也借助手机App拓展线上销售渠道。在上海闵行区一处菜市场,可以看到很多外卖骑手提着菜来往穿梭。摊主于先生说:“每天在京东到家、饿了么两个平台上的销售额有1000多元,占到总销售额的三分之一。”
菜品品质等尚待进一步提升
手机买菜看上去方便快捷,但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吐槽也不少:
——菜品品质不稳定。“近期买了两次水蜜桃,一样的品种,上一次的甜,这次的不甜。”上海市民齐漪说,线上买菜、买水果,品质不太稳定,“线下买菜可以挑挑拣拣,买水果可以尝,线上好不好要看运气。”
当前,不少平台及商店首页都设置有优惠菜品,如“0元秒杀”“0.99元生菜”等,此类菜品的质量成为投诉高发区。
——图片和实物不符,货不对板。一般而言,生鲜产品具有非标准化的特点,蔬菜水果尤其如此,这使得平台配送的货品和消费者预期之间,容易形成一定偏差。
在一款手机买菜App出售的猕猴桃评论区,有消费者留言说:“我选的是金果,为何送来的是绿果?”
——价格先便宜后贵。和很多消费类App一样,手机买菜App吸引用户,补贴是重要手段。随着订单量的快速增加,补贴的可持续性有待观察。
“之前满39元减15元、满20元减7元的优惠券天天有,最近少了很多。”消费者隋明伟说,感觉手机买菜App走的也是先低价后提价的老路。
记者对比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美团买菜三款App,规格为1千克重量的菠萝,售价分别为19.7元、18.9元和17.2元,比到店购买价格贵出三分之一左右。“毕竟自己方便了不少,价格贵一些也可以接受,但前提是货品质量有保证。”不少消费者表示。
瞄准用户需求发力
相关行业报告显示,2018年我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1.91万亿元,2019年将突破2万亿元。消费者对生鲜商品的需求较高,购买频率保持在平均每周3次,其中水果蔬菜的每周购买频次达到4.8次。
“菜场有时效性,部分区域超市覆盖又不够密集,再加上一二线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时间和便利性成为不少上班族的优先考量因素,这使得手机买菜有着较大的用户需求。”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说。展望未来,生鲜市场会呈现菜市场、超市和社区生鲜(手机App+前置仓)等多种业态共存的局面。
对于手机买菜App来说,要做到“又快又好”,平台需瞄准用户需求,在模式和技术上不断创新。比如,很多平台采用30分钟送达的前置仓模式,需要在前置仓内提前备好货。如果前置仓经常出现断货情况,对用户的体验损害非常大。这就要求平台综合运用大数据等技术,对该区域的用户需求进行相对准确的预估。
“随着技术的进步,包括AR看菜的应用,消费者对蔬菜品质会有更为直接的判断。”中国互联网数据中心互联网研究院院长刘兴亮表示。行业市场本身也有优胜劣汰,“如果平台老拿不新鲜的蔬菜糊弄消费者,迟早会被淘汰掉。”(来源;新华社)
搜索更多: 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