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从今年7月1日起,该市餐饮业服务者和配送服务提供者“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一次性筷子、调羹等餐具”,与此同时,“旅馆经营单位不得主动向消费者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以后在上海住酒店,就要自备全套洗浴和卫生用品,根据该市文化与旅游局发布的《关于本市旅游住宿业不主动提供客房一次性日用品的实施意见》,不主动提供的一次性日用品主要是指“客房内在日常生活中被循环和重复使用的,又便于消费者旅行随身携带的,而由旅游住宿企业提供的一次性替代消耗品”。最终被上海市文旅局列入2019年版“本市旅游住宿业不主动提供的一次性日用品目录”只有六件物品,分别是“牙刷、梳子、浴擦、剃须刀、指甲锉和鞋擦”。
事实上,除了牙刷和梳子之外,其余四件列入目录的物品,在酒店中并不多见,消费者使用频率也不高。而一直被诟病浪费较多的一次性香皂、浴液、牙膏、拖鞋等,暂时未列入其中。这是因为,目前目录要考虑到消费者随身携带方便,香皂和拖鞋携带不便,而市面上的浴液和牙膏,绝大部分容量超过民航部门规定,同样携带不便。
未被列入目录,并不代表香皂等一次性产品浪费不多。根据携程旅行网发布的数据,超过七成的酒店香皂在使用过一次后就被丢弃,而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则显示,2017年我国限额以上住宿业法人有19780个,客房393万间床位626万个,客房收入2051亿元,如此计算下来,每天用过一次就被丢弃的香皂、牙刷数量可想而知。除此之外,餐饮业使用的一次性餐具数量,同样不是一个小数目。
酒店将用过一次的一次性产品丢弃,也造成了自身运营成本增加,只不过,这个成本被转嫁到了房客身上。但是,酒店之所以使用一次性产品,甚至提供一些非常用的一次性日用品,有时并非房客刚性需求,而是为了彰显酒店自身的高端定位。同理房客亦然,有的消费者将使用酒店一次性用品作为一种高档次的消费体验,而非实际需求。
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不仅有助于改善人居环境,也有助于维护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每一个经营者,每一个服务者、每一个消费者参与其中。换言之,保护环境,减少垃圾,尽可能使用可循环产品,应当成为新的消费时尚。而要想形成这样的环保消费新时尚,不仅需要业界自律,也需要有关管理部门加大宣传引导力度,更需要消费者理解与支持。
其实,对于酒店和餐饮企业而言,一次性用品不见得就比可循环产品“高大上”,如今,有的企业将酒店或餐厅元素以文化创意的方式融入到消费者使用的可循环产品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可循环产品是可以带走的,消费者将这些产品随身携带,在旅行中继续使用甚至带回家中分享给亲友,又是一次对企业成功的口碑推销。
也就是说,尽管一次性肥皂、浴液、牙膏等一次性日用品,目前未被上海市列入相关目录,但这并不意味着,目录会永远一成不变。企业在满足消费者相关需求,考虑到其物品携带方便性的前提下,应当研发和提供可洗涤、可消毒、可循环使用的日用品,以逐步替代上述一次性产品。这不仅能节约资源,减少能耗,引导绿色消费,也能促使企业精细化管理,提升服务质量。
来源:工人日报 赵昂
搜索更多: 可循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