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3·15晚会依旧猛料不断,“虾扯蛋”辣条和“土鸡蛋”等问题食品被悉数曝光,不禁让人感慨,食品安全问题总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食品安全大于天。每一起食品安全事件总格外引发关注,每一份食品安全政策也总引起聚焦。
毫不意外,20日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瞬间刷屏了。
这份《意见》的里程碑式意义是第一个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食品安全工作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政策措施,为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战略提供目标指向和基本遵循。
《意见》提出,到2020年,基于风险分析和供应链管理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初步建立,食品安全整体水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基本相适应。到2035年,基本实现食品安全领域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意见》的出台有利于加快建立食品安全领域现代化治理体系,提高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监管能力,提升食品全链条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切实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何做到“四个最严”
2019年以来,三全、金锣、科迪、康利思、齐汇、惠万家、郑荣等多个的产品样品被相关部门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
被通报的速冻品牌及企业包括三全、郑荣、科迪、上海国福龙凤等,其中标称河南科迪速冻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水饺、肉丸等产品,至少有67份样品检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为阳性检出样品最多的品牌。
总的看,近年来,食品安全形势不断好转,但食品安全仍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
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用“四个最严”保障食品安全,《意见》将如何贯彻落实总书记的“四个最严”?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负责人指出,《意见》提出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贯彻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将建立最严谨的标准,实施最严格的监管,实行最严厉的处罚,坚持最严肃的问责。
近年来,符合我国国情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初步建立,已公布食品安全国家标准1260项,但与最严谨标准要求尚有一定差距。为此,《意见》要求简化优化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流程,加快制修订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食品污染物、致病性微生物等食品安全通用标准,到2020年农药兽药残留限量指标达到1万项,基本与国际食品法典标准接轨。
对于如何做好源头严管、过程严控,《意见》要求健全覆盖从生产加工到流通消费全过程最严格的监管制度,严把产地环境安全关、农业投入品生产使用关、粮食收储质量安全关、食品加工质量安全关、流通销售质量安全关、餐饮服务质量安全关。开展重点地区涉重金属行业污染土壤风险排查和整治,将高毒农药禁用范围逐步扩大到所有食用农产品,健全超标粮食收购处置长效机制,将体系检查从婴幼儿配方乳粉逐步扩大到高风险大宗消费食品,强化农产品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衔接,严格落实网络订餐平台责任,保证线上线下餐饮同标同质。
对于如何破解违法成本低、维权成本高、法律震慑力不足等问题,《意见》将推动危害食品安全的制假售假行为“直接入刑”,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落实“处罚到人”要求,对违法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主要负责人等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大幅提高违法成本,实行食品行业从业禁止、终身禁业,对再犯从严从重进行处罚。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制度。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严重失信者名单认定机制,加大对失信人员联合惩戒力度。
针对事权不清、责任不明、一些地方对食品安全重视不够等问题,《意见》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结合实际,依法依规制定食品安全监管事权清单。加强评议考核,完善对地方党委和政府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制度,将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结果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作为干部奖惩和使用、调整的重要参考。严格责任追究,依照监管事权清单,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
从治标转向治本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食品安全战略,让人民吃得放心。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把食品安全作为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来抓,坚持党政同责,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李克强总理多次作出批示,强调要完善监管体系,着力提高监管效能,落实最严格的全程监管制度,推动食品安全形势持续改善,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国务院食品安全办负责人认为,总的看,食品安全“治标”的工作有待进一步巩固,“治本”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影响到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明显短板。必须深化改革破解难题,建立保障食品安全的长效机制,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共2页 [1] [2] 下一页 搜索更多: 食品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