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正在成为年轻一代的生活标配,但近年来每到假期或个人休假,大城市的白领们越来越多地选择境外游。同时,来中国旅游的外国人近几年曾经连续下滑,2018年终于实现1.2%的增长,但细加分析发现,入境人数增长主要来自缅甸、越南等边民的入境次数。在所有外国入境人口中,真正观光休闲的只占33.5%。曾经在各大城市著名景点,一车车旅游大巴满载西方游客的场景已不多见。
导致中国人旅游爱往外跑,外国人来华旅游热情降低的综合因素有很多,但中国国内旅游总体“质次价高”是一个最重要原因。有个故事,旅行社经理接到顾客旅游咨询,委婉地说:您这个预算去三亚太紧张,建议改去夏威夷。几年前这个故事还有半开玩笑的成分,现在这已是经常发生的事。同样的预算,把软硬条件进行综合比较之后,出国旅游几乎是最优选。
导致国内旅游总体“质次价高”的根本原因,是旅游资源的有限增加与旅游需求的爆炸式增长之间的矛盾。2018全年,国内旅游人数55.39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0.8%;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1.5亿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4.7%。2008年至2018年,中国公民国内游和出境游分别增长了3.5倍和3.3倍。人均收入的提高、汽车的普及和高铁网的形成是旅游需求爆炸式增长原因。
供需失衡同时导致重点旅游景区需要通过较高的票价来限制人数,缓解旅游场所的卫生、设施、安全压力。同时,人力成本构成是旅游业的主要支出,服务业普通劳动力的缺乏也使服务价格不断提高。这让国内游与世界上很多发展中国家的旅游花费相比价格偏高。
面对如此巨大的旅游需求增长,供应不足的旅游服务市场严重失衡,成为国内各行各业少有的卖方“市场”,尤其到了旅游旺季,东北雪乡旅馆豪爽的老铁、青岛大排档憨厚的大叔、云南淳朴的导游小妹都化身为“奸商”也就不奇怪了。
高速增长的需求,导致大量的投资人、管理者、普通从业者蜂拥而入。而他们普遍缺乏旅游服务业最需要的服务精神。旅游服务干的是“伺候人”的活,在进入这一行业前,没有心态的全面调整、没有基于规范的教育,很难干好这一行。
相对来讲,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早已实现工业化,服务行业非常成熟,早已形成多年服务规范,旅游业自然不在话下,硬件水平和管理水平都很高。而一些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传统旅游国家如泰国、埃及、毛里求斯等,旅游资源丰富,针对外国游客的旅游服务业一直很发达,劳动力又十分廉价,物价水平也低。对于中国普通游客来说,性价比要高得多。
从远期看,旅游人口数量的增长速度将逐步减缓,但至少在十年内,国内旅游人口仍将处于增长趋势,供需关系依然难以改变,靠市场倒逼旅游服务业水平将是一个十分缓慢的过程。
当然,国外游火热也未必都是消极的,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通过外交努力增加更多的免签国家,鼓励更多的中国人去国外旅游,既是一个让世界其他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分享中国发展的机会,也是让世界各国了解中国的过程,还是一个开阔国人眼界、向世界学习的过程。
在促进旅游服务业水平抬升的过程中,建立起必要的规范、严格市场监督,建设更好的旅游环境,也是政府的当尽之责。(来源:环球网 作者是央视财经评论员)
搜索更多: 旅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