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指纹识别算法方面,可能智能门锁行业存在一定缺陷。”国家通用电子元器件及产品质检中心专家李乐言表示,人脸识别开锁的问题是无法准确分辨真实的人脸和面部照片的区别。在专家的演示中,通过相机拍摄同一个测试对象面部不同角度的照片,打印出黑白照片,利用这些不同角度的照片靠近智能门锁的摄像头前方进行测试,当使用这张正面的照片靠近摄像头某一位置时,门锁便开启了。
专业人士指出,“指纹识别是一种主动识别,最起码你需要把自己的手指摁在上面;而人脸识别是一种被动识别,大多使用的是2D图像比对算法,采集到的人脸信息不够丰富,且无法进行活体识别,别有用心之人只需一张主人的照片就能轻松打开门”。
风口上的野蛮生长
智能家居的控制权之争,让掌控入户安全的智能门锁站上了风口。
从2015年开始,中国智能门锁总体销量已经连续三年处于增长近 100%。全国锁具行业信息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智能锁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预计将超过100亿元,产品产销量将达到1300万-1500万套。在未来的5-10年内,中国智能门锁的行业总产值将会突破1000亿元。
华丽的数据背后,是野蛮生长的行业现状。分析人士认为,智能门锁安全隐患频出,与行业残酷的价格竞争不无关系,为节省成本,有些企业选择了牺牲品质。
TATA木门副总经理张岩也表示,目前消费者对整个智能门锁行业和产品的认知不够,但是即使消费者因价格因素选购了低端产品,最终也会因为产品的设计、成本、质量等问题,逐渐转向高端产品。“智能门锁价格相差很大,从200元到一两千元、一两万元不等,其中低端产品占了很大一部分,这些企业的产品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消费者的需求相去甚远,单纯依靠低价去拓展市场,并不是最好的手段。”
此外,国标滞后也是智能门锁野蛮生长的一大原因。相关资料显示,除了公安部GA/T 73-2015《机械防盗锁》标准以外,智能门锁的行业标准仍然是十几年前的老标准,亟待重新修订。GB21556-2008 《锁具安全通用技术条件》强制性国家标准距今已有十年,修订版尚未出台。
“现在主流智能门锁品牌以凯迪仕、顶固集创、小米为主,对标的都是国际标准。” 伯艺木门营销总监剪兆华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过去智能门锁属于五金,后来小米等电子科技公司介入,就将智能与五金连接在一起了,但是一些企业参考的还是五金的行业标准,并没有参考电子产品的标准,因为电子产品的标准相对更苛刻一些。”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规范了智能云锁的术语和定义、终端设备要求、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的《智能云锁的功能要求》将于2019年5月24日开始实施,它是否可以规避智能门锁暗藏的安全隐患呢?
来源:北京商报 记者 谢佳婷 孔文燮 共2页 上一页 [1] [2] 搜索更多: 智能门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