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消费者心中,南极人是知名保暖品牌。然而,近日,有消费者白先生向长江商报记者投诉称,今年在淘宝买的南极人棉袜质量远不及前两年,但淘宝店铺坚称是正品销售。
资料显示,南极人品牌现在主体为上市公司南极电商。长江商报记者对比其年报发现,早在2014年,南极电商就出售了旗下全资化纤及印染业务;到了2015年,南极电商彻底剥离了丝织品织造业务,完成了由传统制造业向电商服务型企业的转型。
至此,公司营收从2014年1.57亿元,升至2015年的3.89亿元。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8.11亿元。剥离实体生产线,南极电商不到4年时间,营收翻了5倍。
在年报中,南极电商也喜不胜收,今年前三季度,南极电商授权品牌产品销售额则首次突破百亿元,包含可统计的电商渠道及电视购物渠道销售额达105.40亿元,其中南极人贡献了87.99亿元,占比83.48%。
而标牌使用费收入也逐年增加。3年半时间,南极电商获得的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和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收入累计达16.6亿元,占同期累计营收31.3亿元的53%;而同期累计净利仅12.99亿元。
无生产线,仅靠“南极人”商标和互联网,南极电商实现了逆袭和品牌扩展。然而,品牌扩张之下,其质量却屡上黑榜。2018年截至目前,南极人已经上了14次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从蚕丝被、内衣、棉服、童装、冲锋衣到电推剪、卷发器、按摩棒,其均有产品上质检黑榜。
对此,12月14日,长江商报记者致电南极电商董秘办,但工作人员转接品牌部后并无任何回应。
3年半卖“吊牌”累计收入16.6亿
公开资料显示,“南极人”是张玉祥在1998年创立的内衣品牌,经过密集的广告投放,成为国内保暖内衣第一品牌。品牌成立之初,公司拥有自己的工厂和渠道,产销一体化。然而,经过行业激烈竞争,南极人产能过剩明显。
2008年,南极人提出“品牌授权”的商业模式,关闭自营工厂,签约并授权供应商合作工厂生产“南极人”品牌的产品。
“如今市面上销售的南极人品牌,全都是贴牌。”武汉汉正街一家保暖内衣批发商直言,这是行业公开的秘密。
“授权模式”后,2014年南极电商出售了旗下全资子公司吴江新民化纤有限公司100%股权、苏州新民印染有限公司100%股权,当期减少亏损6000万元。2015年,南极人主体南极电商成功借壳“新民科技”登陆A股。当年即彻底剥离了丝织品织造业务,完成了由传统制造业向电商服务型企业的转型。
至此,公司营收从2014年1.57亿元,升至2015年的3.89亿元。截至2018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达8.11亿元。剥离实体生产线,南极电商不到4年时间,营收翻了5倍。
年报数据显示,通过“南极人”品牌授权,截至2015年12月31日,南极人共同体(NGTT)内的授权供应商达422家,授权经销商达1053家,相比2014年分别增加103家及249家。
与此同时,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和经销商授权使用业务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年报显示,2015年-2017年、2018年上半年,合计收入分别为2.74亿元、4.66亿元、6.39亿元、2.81亿元,分别占同期营收比重为70.29%、89.47%、64.84%、22.77%。
3年半时间,南极电商获得的品牌综合服务业务和经销商品牌授权业务收入累计达16.6亿元,占同期累计营收31.3亿元的53%;而同期累计净利仅12.99亿元。
年内14次上质量黑榜品控缺失
然而,品牌扩张之下,其质量却屡上黑榜。今年4月9日,2018年第2批内衣(针织内衣)产品质量国家监督抽查不合格企业名单公布。南极人(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一款经典舒绒柔棉保暖内衣(针织内衣)因纤维含量、PH值不合格被点名。
今年11月,浙江省公布2018年羽绒服装产品监督抽查结果发布,南极人等标称品牌羽绒服装上不合格名单。
2018年截至目前,南极人已经上了14次国家质监部门及地方消费者协会的不合格产品黑名单,从蚕丝被、内衣、棉服、童装、冲锋衣到电推剪、卷发器、按摩棒,其均有产品上质检黑榜。其中有五次是原国家质检总局、现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进行的国检。
对于品控问题,南极电商未做任何回应。
零售业分析师王源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品牌授权存在随意性、监管缺失等问题。这给偷工减料、产品质量不合格,甚至有毒材料埋下隐患。王源表示,南极人之所以还有如此高额的销量,得益于之前的品牌口碑,如今放纵授权生产,品控不严,最终会丧失消费者信任。王源认为,已有市场口碑的品牌应放弃短期效益,积极维护创新品牌价值,加强品控监管。
来源:长江商报 记者 吴婷
南极人名存实亡:砍掉了生产线 只卖吊牌
南极人品牌今年14次上黑榜 南极电商只是标牌的搬运工
南极人被爆“卖吊牌” 南极电商回应:解读有误
你网购的南极人、恒源祥 是正品还是正品吊牌?
南极人、水星、皇朝家私等多品牌蚕丝被被检不合标准
搜索更多: 南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