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七:下单之后冒充商家客服发诈骗短信
相比较于商家会通过各种渠道发送店庆促销信息,比如短信、邮件等促销信息而言,冒充网络商家客服更具欺骗性。消费者就曾遇到这样的情况,刚下完订单,第二天就收到商家客服短信:“由于系统升级,查询到您帐户异常,导致您订购的商品订单失效,请拨打4008***610电话办理激活退款”,这类短信仿照官方商家说的有模有样,有的甚至还能准确报出买家的个人信息和网购交易记录,迷惑性很大。在拨打商家客服咨询时,也一定要仔细确认为其是否官方电话,以免上当受骗。
陷阱八:快递诈骗防不胜防
狂欢过后,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快递,然而一些不法分子也瞄准了消费者等待快递的焦急心理,快递诈骗现象屡现。据“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统计,目前快递诈骗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快递员”谎称包裹遗失,要求加消费者微信赔偿。添加微信后,“快递员”发送二维码,里面有诱导性网址链接,骗取消费者验证码后更改用户账户,把钱转到理财账户后被提走。
(2)货到付款诈骗。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个人信息,以重要文件、饰品、手表、洗漱用品、赠品等名目进行精准投递,要求消费者货到付款,包裹内实为废纸等不值钱物品。
(3)假冒客服诈骗。骗子假冒客服以购买产品缺货、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快件丢失等为由给消费者打电话、发短信,同时以“赔偿承诺”为由向消费者索要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账号信息。随后,以网站客服系统故障为由,向消费者发送一条包含木马病毒的网站链接。消费者一旦输入了银行卡账号和密码,对方就会以系统拥堵、不立即转账资金会冻结为由,让消费者提供手机验证码,只要一提供,钱立即被转走。
(4)诱骗汇款诈骗。突然收到一条短信:XX快递通知您有包裹未签收,请与某电话联系。电话打过去,对方就会要求提供电话、姓名,然后说你的包裹安检有问题(有毒品之类违禁物品),涉嫌违法。声称可帮你转到公安部门跟X警官联系,还让你打114查询该号码。很多人一听到“违法”两字就慌了,为了自证清白,会乖乖地按骗子的要求将钱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等到反应过来,钱已经被骗走了。
(5)谎称中奖诈骗。收到陌生快递,里面仅有一张宣传单和一张刮奖卡。打电话去确认,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要求汇款:手续、交税、公证,甚至还有要差旅费的。还有一些人收到的中奖卡需要按照指令点开网址、开通授权,造成个人信息泄露。
消费提醒: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提醒,以上几类快递诈骗形式较为常见,消费者需小心,以防落入陷阱。此外,快递诈骗形式多样,但只要谨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凡是要求扫二维码、发送验证码、不允许验货就要求付款的一律拒绝。
陷阱九:部分消费金融高利息无提示 服务费没有发票
大促期间为刺激消费,电商纷纷推出类似于蚂蚁花呗、京东白条、苏宁任性付、分期乐、惠分期之类的“赊账服务”,而不少平台为鼓励消费者使用消费金融付款给出了更多的优惠。大部分电商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为一次性还款的免息服务以及分期付款的收手续费服务,并且多数标明具体的还款金额。
但消费者需明白任何的“赊账服务”都需还款,并且不同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分期手续费存在较大差异。有些平台甚至没有明确标示具体还款金额,待还款时高额手续费让消费者诧然。目前,多数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对于手续费部分并不提供发票服务,对于一些公司采购行为需要发票的用户需谨慎使用。此外,开通并使用多个平台的消费金融服务容易造成忘记还款,影响个人信用的情况。
陷阱十:好心帮朋友代付,结果被骗
在“双11”这样的日子,平台方又是抢购,又是秒杀,氛围很是热闹。骗们子会通过QQ、微信之类的聊天工具,伪装成你的亲朋好友希望你能帮忙代付。如果你中招,就很快会发现,代付后就被拉黑了。
消费提醒: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提醒,为防止“双11”期间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再次发生,区消费者协会建议大家要保持警惕。不要轻易上当受骗。同时,不要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使用网银;养成良好的习惯,操作结束后选择“退出”淘宝、支付宝、网银,并关闭浏览器;密码设置要科学,密码也要避免简单保存在电脑中。
(二)七大消费提醒 助力“双11”消费
面对“眼花缭乱”的“双十一”购物节,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以下七条消费提醒:
一、理性对待促销宣传,避免冲动消费
“双十一”期间,电商们五花八门的促销广告,容易让消费者冲动消费。因此,建议消费者不要盲目购买不必要的商品,警惕价格陷阱,建议消费者网购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销活动的细则,并注意留存促销活动的截图和商家作出承诺的截图等资料,避免权益受损。
二、熟悉规则,适度采买生活用品
鲜活易腐商品不在7日无理由退货范围,在购买冷鲜食品时,要仔细查看生产日期、保质期,避免冲动购买大量暂不需要的商品。
三、判断真假,选择正规电商平台
在网上购物选择经营规模较大、信誉度较高的购物网站时切记核对官网地址,不要轻易尝试点击卖家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供的交易链接或图片,防止电脑被木马软件操控误入“钓鱼”网站。
四、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谨防不良贷款
为促进消费,各大网商(如分期购物平台、P2P贷款平台、淘宝、京东等传统平台)纷纷推出了先买后还的借贷手段,甚至针对没有固定收入或收入微薄的学生团体推出了更加方便的支付手段。网络借贷带来便利和实惠的同时,暗藏风险:开始借贷金额不高,翻倍速度快,让借贷人不堪重负。
五、仔细了解促销活动规则,避免消费纠纷
双11期间,各大商家出现预付定金制度,商家规定消费者预付定金后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支付余款才能享受优惠价,然而很多消费者并没有仔细了解活动的规则,甚至不清楚这些促销手段存在着在规定时间内无法付款、订单可能被无故取消、定金不予退还等“猫腻”,因此,建议消费者网购前一定要了解清楚促销活动的规则,留存促销活动的截图以及商家作出承诺的截图等。
六、使用安全支付方式,谨防信息泄露
尽量选择第三方支付平台付款或者货到付款,不要轻易相信对方以任何理由要求直接转账、汇款至私人账户,以及通过发送付款链接页面或扫二维码等方式进行付款;注意不要随意填写或告知他人自己的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密码等个人信息,防止因个人信息泄露导致银行卡被盗刷。
七、留好交易凭证,及时有效维权
在交易过程中要注意收集和保存好相关网络购物证据,如:聊天记录、购物记录、购物页面截图、购物票据凭证、快递单、发货单等。
(三)消费者如果遇到维权问题 应该如何解决?
网购有风险,如遇价格欺诈、消费陷阱、物流发货、售后服务、退换货、退款等问题,可通过各地工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电话、消保委(消费者协会)、“电子商务消费纠纷调解平台”等第三方行业机构进行投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共2页 上一页 [1] [2]
双十一必败指南:剁手前先pick一片“厄瓜多尔粉钻”
居然设计家“神器”出击双11 装修试衣间成大型“剁手”现场
临近“双十一”,快递“身价”上涨,还能不能愉快“剁手”?
临近双十一快递“身价”上涨 还能不能愉快“剁手”?
开通苏宁光大联名信用卡送SUPER会员 双十一剁手更痛快
搜索更多: 剁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