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胃病,每天胃都挺疼的,做了胃镜,没什么太大问题,但也要静心调理。
然后我天天点一家外卖,叫“三米粥铺”,以为很养胃。
结果昨天在知乎上看到一篇文章,整个人都不好了。
非常吃惊,但又在情理之中。
要了授权,转给你们。
不说所有外卖都脏,但有个地方的外卖是最脏的,没有之一。是哪里,我后面说。
如果身体不舒服,很多人会选择点一碗粥喝,但是,你点到的粥到底多脏呢?
不怕得罪人,指名道姓举个例子。外卖平台有一个品牌叫「三米粥铺」,月销万单,很多家店,非常火。
产品图是这样的,很高大上是不是?
但是当看到店里的实际卫生状况,恐怕任何一个人都不会觉得好。
看看图吧
煮粥原料常温放置,粥整桶整桶放在地上,而地上都是脏水。
最热门的皮蛋粥、南瓜粥,不但贴地存放,而且地上全是脏水。
砧板操作生熟不分
店里的砧板,员工在切鸡肉,黄色是上午南瓜泥的残留。
产品发霉:热卖产品小米糕,发霉长满了黑点。
产品变质发霉产生黑点的原因多种多样,温度不达标是最直接的原因。
看颜色就知道早已超标的反复煎炸炸油(强致癌物),然后再猜猜油锅多久会洗一次?
蒸饺包子直接用手拿取,不带手套不用夹子(店长主动告诉我,直接用手操作比较快)。
冷冻产品如果掉在地上,不会报废。掉在地上吹一吹,放回袋子。
有时候粥煮熟,生皮蛋直接丢到粥里,拌一拌就出餐了。
时间标签、报废时效、原料先进先出这些卫生标准就更没有了。
这家三米粥铺有多火呢?单店月单量基本在10,000单以上,也就是每天每家店会有400位客人吃到这样卫生水平的粥。(评论区大量顾客都点过这个牌子的粥)
而消费这么脏的粥的客人,却恰恰是身体不舒服、爱干净注重卫生的女孩子,很讽刺吧。
可能会有人说,这家「三米」的脏是单店个例,不能一棍子打死。
我也有过这种想法,所以我去了三家不同的三米粥铺印证了一下,呵呵,基本都是这个水平。
(另一家热门粥品牌,曼玲粥店,稍好一点但卫生也不行,属于我无法容忍的范畴)
而这样的脏,是一种业态普遍问题。
我回答一下最开始的那个问题:哪儿的店出来的外卖最脏?
就我长期调研的直观感受,「美食广场」里的外卖店最脏。
我看的3家「三米粥铺」,最脏的一家就是位于「美食广场」。
低端美食广场的脏,是一种「结构性的脏」
先介绍一下美食广场这个业态。美食广场是批发一大片场地,然后弄很多档口分租出去的业态。小型商家只需要进驻付入场费就可以正常营业,使用美食广场的证照,接受美食广场的的管理。
因为不需要单独办证,所以非常受小商家欢迎。
按理说,卫生有责任连带问题,美食广场应该管得非常严。但实际上传统的美食广场对储存状况、厨房卫生、食品操作规范、保质期开袋保质期等方面的管理非常弱,说是疏漏也不为过。
就是这种美食广场,汪惟摄自北京
当然也有很多美食广场对商户,卫生上管得严格,比如盒马、大食代。因为他们要兼顾自己的品牌形象、堂吃形象、甚至商场形象,所以他们对卫生管理都会下苦功。
但是管理不严的美食广场,很多以外卖为主。它们位置往往不会很好,位于大楼的-1层或者3、4层。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低成本经营的需求。
也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做外卖顾客眼不见为净,对环境没有要求,店家可以去对卫生管理不严格、房租成本低的场地
美食广场不需要办证,对内卫生管理也不严格,准入松,会有更多不卫生的小餐饮入驻。
低成本运营的店铺,售价也低,生意也更好。外卖店老板和美食广场都能发展。
于是,脏外卖店越来越多,管理不严格的美食广场越来越多。市场上劣币驱逐良币,严格卫生高成本的店铺越来越少。
而且更悲哀的是,一些办公区只能点到管理较差的美食广场的外卖,只要吃外卖,就躲不掉。比如北京中关村创业大街附近、大望路万达CBD附近,80%以上外卖都出自这样的美食广场。
(因为北京物业供给的问题,上海这方面要好的多,因为商场多)
关于现在的美食广场卫生条件,我不是危言耸听吓唬各位,这就是现状,一点不掺假。如果有条件,还是建议你点堂吃过的店。
不要质疑我的专业能力。我做这行的,看过数万家店铺数据,去过数百家外卖店实地,真想聊这方面,我拍胸脯保证知乎没人是我对手。
(来源:知乎 汪惟)
大环境下的变迁下 外卖市场何去何从?
2018 Q3中国在线外卖市场季度监测报告
送外卖、做冷萃 麦当劳在咖啡业务上愈发专业
Q3饿了么外卖业务交易增长27% 95后为主力
阿里新公司成立4天 外卖江湖3巨头时代终结
搜索更多: 外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