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现金红包全网送!”“点点手指头转发就可以拿走现金大奖!”“某某企业十周年,老板任性送钱了!”……各种夸张标题的“微信红包”在微信群中流行开来。
从微信安全中心近日公布的违规案例中可以看到,这种红包与普通红包不同,打开后并非是现金红包,而是一个网页链接。网页显示要收红包首先需要在多个微信群中分享该红包链接,为了显示红包的“真实性”,网页下方还往往附带着“某某网友已成功提现××元”的字样。
实际上这种外链红包多为营销广告,目的就是为了诱导用户转发红包自带的网页链接,用户可直接选择举报。但也有骗子待你分享后依然不会放过你,还会继续诱导用户参加“优惠充值活动”,其结果往往充值是假,骗钱是真,而且在这过程中,一旦用户填写了手机号码等信息,还可能因此暴露个人隐私。
国是直通车 侯雨彤 制图
一样的陷阱 不一样的“馅饼”
围绕外链微信红包,骗子的手法层出不穷。近日就有网友反映,自己花了几百块买回一块不会走、还掉色的手表,其起因还是因为“微信红包”。
据这名网友反映,其在微信群中点开与上述描述相同的含有外链的微信红包后,显示自己有三次抽奖的机会,抽奖后发现自己“幸运地”中了一款价值千元的名牌手表,但是需要支付几百块的奖品包装费以及运费。支付后,收到的却不是名牌手表,而只是一块不值钱的坏表。
“所有人只能而且肯定会抽到价值千元的名牌手表,这都是后台程序设定好的。”温州市反诈中心林内乐警官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这里才是诈骗的开始。“奖品包装费、运费、物品保价费、保证金等一系列你看似都合理的额外收费,其实都是网站盈利的重点,而最后用户也肯定会收到手表,但是这种手表一般人都能看得出来属于街边20元店内的小商品,这时候用户才会大呼上当,其实这也是骗子规避诈骗,转而导向商业纠纷的一种手段。”
林内乐进一步指出,这种点开后无法直接领取现金,而是跳转成网页链接,诱导用户转发的红包危害极大:
首先,诱导转发,用户无形中为骗子做了“广告”。骗子借助微信群及朋友圈的力量,通过转发成几何倍数地在微信用户中流转,无差别扩大受害者范围;
其次,此类行为还会让不法分子收集到微信用户的真实信息。林内乐解释说:“现在通讯网络存在诈骗黑产业链,这种信息会被卖给成千上万实施通讯网络诈骗的犯罪份子,继而用户会频繁接到各式各样的诈骗电话、短信及链接,造成用户的再度受害。”
最后,此类中奖骗局也为立案增加难度。此类行为通过真实发货,只是货不对口,规避法律的打击,一般受害者也会因损失小而选择不报警,为基层派出所办案造成困难。
不仅收红包有风险 发红包的也要小心!
发30返60、发500返1000,在群里发红包还能获得双倍返还,这样的“好事”要小心其中暗藏陷阱。
惠东警讯日前披露的一起案件中就透露,市民李先生被拉进一个红包群,群主称群成员发红包就可获得双倍返利,随后群成员也陆续在群中晒出自己返利成功的截图。李先生随即心动,也给对方发了20元和40元的红包,获得返利120元。
尝到甜头的李先生随后拉好友一起参加,但是群主以名额已满为由,让其参加发300返1500的活动。之后又以数额有误、好处费、解冻费等为由共骗取2250元。
对此,林内乐说:“此类返利的行为最近在QQ群,微信群非常流行,一些诈骗分子通过建立所谓的红包群,其实群里面10个人9个托。另外诈骗分子还会通过伪造一系列的转账记录来增强真实性,诱导受害人步步踏入陷阱,在受害者发了大额红包后,对方会直接拉黑,或者以系统卡顿未收到为由让受害人继续转账或者发红包造成更多的损失。”
林内乐提醒道:“此类诈骗属于典型的贪小便宜类的诈骗,天上掉馅饼这类的事情其实只要你做到不轻信不转账不理会,就会没有市场。如果真的上当受骗了,要及时拨打110报警。”
发现被骗 及时报警 0元案件也一样会受理!
值得注意的是,遭遇以上两种红包诈骗手法的当事人,如果受骗金额较少,通常会认为不值得报警处理,或认为即便报警也不会被受理。然而实际上,哪怕涉案金额是0元的案件,公安机关也是受理的。
公安部特邀刑侦专家、宁波市反诈中心夏琳在接受中新社国是直通车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安机关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坚持零容忍,对诈骗不成功的案件也是受理的,根本目的就是最大限度的获取诈骗案件线索,对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开展及时、有效地打击。”
而对于类似诈骗信息存在疑虑的,夏琳指出,市民可以向当地公安机关或反诈骗中心咨询具体情况,以免上当受骗。
夏琳提醒市民,一旦发现自己被诈骗,应当立即向所在地公安机关报案,及时将被诈骗时间、被诈骗金额、转账时间、与诈骗分子联系方式、诈骗分子使用的账号(例如:银行账号、微信账号、支付宝账号等)提供给公安机关,便于公安机关有效开展相关调查和追赃工作。
“切勿盲目在网上寻找维权渠道,以免再次被骗。”夏琳说。
来源:中国新闻网
提醒! 微信诈骗这些新手段 小心朋友圈“坑”多
搜索更多: 微信诈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