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闲暇时间在口碑APP选购甜点,预约到店时间自提,如果你不是“选择困难症”,完成这一操作可能只需要30秒。下班路上到预点单提货柜即取即走,因为是24小时营业,加班也不用担心。
有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赋能,商业模式有了更多的表现形式。从无人店、无人货架到智能货柜的发展,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多便利。
零售场景的迭代
亚马逊在2016年底展示了无人便利店的概念之后,历经一年调整,今年1月在美国西雅图开设了第一家AmazonGo。据悉,第二家店也将于2018年秋季营业。
2017年,无人便利店在我国大量涌现。去年7月,阿里巴巴无人店“淘咖啡”快闪杭州,此后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无人”上大做文章,人脸识别、RFID(无线射频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便利店领域。
从无人店、无人货架到智能货柜的发展,让消费者享受到了更多便利。 王小月 摄
而基于这种场景的诱惑,无论是无人还是智能便利店,消费者本着好奇心理,即便是买一瓶水也要去体验一番。
然而,仅一年时间,被资本青睐的无人店就经历了从去年的“高热”到降温的过程,随之,应用于办公室封闭场景的无人货架也经历了大起大伏。
不止是传统零售企业,互联网企业也来分一杯羹,大量铺设点位,同质化竞争,高货损率……最终结果是,当下,一些小玩家掉队,不得已退出无人货架市场。
随着线上流量见底,获客成本越来越高,从线下获取流量成为众多企业心照不宣的做法,转而从办公室领域延伸到更为广阔的社区。
北京商业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赖阳对《中国消费者报》表示,商业运营中人的成本越来越高,而科技手段的成本逐渐在降低,因此用科技手段减少人力,丰富商业销售的平台,必然是探索的方向。
商业布点减少盲目
经历了一年的井喷式发展,无人货架逐渐淡出,无人店大多成为成熟企业的概念展示店。
面对新的市场环境,一些有店面作为支撑的企业转而投入智能货柜领域,这一做法大大减少了货损问题。
很明显,智能货柜成本要大大高于没有太多技术含量的货架,成本的增加让企业选择点位时也更加慎重,布设智能货柜少了些盲目。
目前看来,智能货柜不局限于日用标品及鲜食类,逐渐向全品类扩展。此举也反映出传统企业力图进行年轻化的改造,改变刻板印象。
今年5月,屈臣氏在香港开了一家名叫 CKC18的无人概念店,面积约 2415平方米,除了扩展一般屈臣氏零售店里的美妆、日用、零食饮料等商品外,这家店还增售了电子产品、各种酒类以及全球各地食品,以及快速无人支付、VR试妆等服务。
而这仅仅是概念店。
一部手机,一个二维码就可以在智慧门店完成选购、结账。王小月 摄
日前,味多美携手支付宝口碑平台打造首家“无人智慧面包坊”在北京朝阳门商圈开业,智能货柜24小时营业,可扫码开门、首次购物需开通免密支付、取货关门后商品自动结算扣费等。
消费者在店内购买商品可以自助结账和打包,将选好的产品拿到自助收银台,进行人工智能图像识别形成商品订单,再在手机上使用支付宝支付,整个过程可以实现全程自助,无须像在传统门店一样排队等结账。
除此之外,面包新语首家烘焙智慧门店也在上海落地,一部手机,一个二维码便可完成选购、结账等一系列活动,整个购物流程最快不足30秒。
不难看出,智能货柜等的出现,丰富了消费网点渠道和途径。
赖阳说,目前的“无人店”分两种。一种是短期内进行技术的尝试,不是为了广泛盈利,而是探索性的店。很明显,诸如屈臣氏、味多美此类在全国拥有大量连锁店,并进行尝试的店铺属于前者。“还有一些店靠烧钱维持,难以盈利,维持下去成本很高,未来还会有一些店经营不下去。”
赖阳分析认为,“技术升级和成本降低,为无人技术发展和商业探索提供了条件,而且由于人工成本上升,也有了充分的必要性。一些不适合开店的、有消费需求的地方,也可以通过无人技术进行有密度的商业布点。”
智能货柜的进阶
在技术的赋能下,目前无人货架领域的主要玩家均已进入智能货柜迭代过程中。
此前,市场上主流设备根据技术解决方案不同分为四类,分别采用RFID标签、纯重力感应技术和视觉识别技术,以及机械式自动售货机。
智能货柜应用于越来越多的场景和不同领域。而社区蔬菜冷柜也对货柜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保证柜子的温度实现蔬果的保鲜。
《中国消费者报》先后走访了北京紫竹院街道铺设智能蔬菜柜的两个小区。
经了解,只有充值不少于50元,才可以扫码看到商品相关信息并购买,名为“蔬心食客”的智能菜柜使用的是“减量称重”的方法,当顾客拿走一定重量的货品后,菜柜会自动用减少的重量,乘以菜柜上显示的单价,算出具体的价格,再通过手机软件自动扣费。
不过,《中国消费者报》在实际体验中发现,充值后,有些菜柜反应并不太灵敏,多次扫码菜柜才自动弹出,关门结算后,虽然没有购物,但手机“我的订单”页面显示扣费0.12元。
令人不解的是,用微信扫码充值时默认微信支付,但退款时却不能原路返回。需选择银行卡或支付宝退款,并且要填写手机号、姓名等信息。同时,退款速度慢,直到三天后才由一个支付宝个人账户退款。
智能蔬菜柜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小区乏人问津。 王小月 摄
由于距离小区100多米就有菜市场,虽然智能蔬菜柜已经入驻小区半年之久,但被询问的居民均表示没有使用过智能菜柜。一位老人称,自己的女儿买过,但价格要比市场贵。
据了解,该菜柜每天会有工作人员前来补货,商品种类基本齐全。
而其中一个小细节让人颇感尴尬,由于菜柜的玻璃上附着了水汽,一些商品的新鲜度必须要通过扫码打开柜门后,才能看清。
供应链决定智能货柜走多远
不得不说,智能蔬菜柜的出现,方便了居民少量购买果蔬的需求。但对于周边基础设施较为完善的小区而言,真的能有那么多居民为之买单吗?能否实现盈利?
“社区的货柜比雇人成本要低很多,但是维系运营配送体系、维护设备的稳定运行、维护人员成本不能忽略不计,智能货柜对供应链体系的升级、整个网点密度和收益测算是有一定要求的,盈利没那么简单。”赖阳认为,现在大量应用无人技术的店铺,达不到足够的供应链支撑体系,运营成本高于收益,很多项目是为了吸引投资人的注意和认同。
他举例说,有些场景不需要人脸识别和RFID,但不少人认为RFID比扫磁条高端,为了提高技术含量还是去使用,久而久之,导致企业难以收回投资,难以为继。
智能货柜能否获得长足发展,涉及到供应链的问题,从便利蜂、猩便利的发展不难看出,有便利店提供支撑作为前置仓,并在周边铺设智能货柜,维护成本会降低,但为了概念而概念,到处设点,需要专门的车辆配货及配送人员,成本则会大大提高。
“良性的运营能为消费者带来便利,最终技术手段的应用和普及是主流方向,现在有资本过度的泡沫。”赖阳预测,未来大多数企业会倒闭,剩下一部分企业水到渠成的时候会大量布点,这是一种自然的延伸。长远来看,“无人”必然是对实体商业发展有大量的补充。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中国消费网 王小月
600SKU智能货柜,一个柜子解决零售刚需
智能+高效,奇点魔柜诠释智能货柜新“C位”!
每日优鲜便利购李漾:智能货柜将开启无人零售2.0时代
智能货柜背后的阴谋:跨界才是真正意图
无人货架才下风口 智能货柜前景究竟几何?
搜索更多: 智能货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