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业内称为“价格屠夫”的威马汽车,被曝出因供应商“电池自燃门”事件,产品退订率高达三成。
尽管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随后否认这一传言,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在微博上也公开回应,称采用谷神电池的相关产品并非是交付给C端用户,但对于威马的表态,公众并不买账。
其实一直以来,因多重问题,威马汽车已饱受质疑。有业内人士认为,除此次供应商电池自燃事件外,迟迟不愿公布产品所用电池明细以及车型详尽配置,且首款产品EX5的交付时间不明确、线下售后服务不完备等,使得外界对威马的疑虑越积越多。
威马被曝三成意向客户退订
日前,有媒体报道,一辆使用不过3个月的野马新能源汽车在充电时发生自燃。由于火势过猛,事故车辆被烧得只剩下空架子。截至目前,这一事故的起因还未得到企业官方说明。值得注意的是,事故车辆所用的电池提供商谷神能源,正是威马汽车首款量产车型威马EX5的电池供应商之一。
随着谷神电池自燃事件的发酵,威马汽车的产品质量安全引发消费者质疑,威马汽车一时间被推上舆论浪尖。
新京报记者在论坛中看到,有部分车主发帖称“如果威马EX5搭载的是谷神电池,就会选择退订,与承诺不一致。”有媒体撰文称,受谷神电池的负面影响,威马首款车型EX5已有将近三成的意向用户退订。
多位预订了EX5的车主对新京报记者表示,已经提交了退订申请。“事件发生后就退了,感觉威马质量不太靠谱。”日前刚退订的车主刘先生说。
还有车主告诉新京报记者,“退订一周了,钱也没回来。”
面对由谷神电池风波带来的信任危机,威马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6月6日在其个人朋友圈回应称,“目前威马汽车的退订率0.3%也没有。”并表示“供应链资源一直是威马的优势所在,在核心供应商的选择上,威马将坚持以苛责的标准选择优质的供应商伙伴。”
威马汽车联合创始人、战略规划副总裁陆斌也通过微博公开表示采用谷神电池的相关产品并非是交付给终端消费者(C端)用户。
申报信息曾引争议
就在威马汽车退订风波愈演愈烈时,6月8日,沈晖在微博再次回应了关于“电池自燃门”的质疑。
在这封名为“威马来信”的回应中,沈晖强调威马的电池技术处于领先水平,“威马汽车已经通过电池包16项安全测试,是国内首个完成整套三电总成综合耐久测试标准的公司,所有的指标达到并超过行业标准。”
目前,威马仍没有公开具体的电池信息。“想要的是具体参数,C端销售的EX5到底用的什么电池,为何不与大家坦诚相见?”“除了知道价格,搭载什么电池等车辆的详细信息一概不知,预订了车辆还得每天刷论坛搜集各种消息,实在没耐心了”,多位决定退订的威马EX5车主向新京报记者抱怨。
对于以上质疑,陆斌在微博上回复称,“没到时候,我们有自己的节奏。”
事实上,早在一个月之前,威马因车辆电池申报信息与官方公布信息不符,引发外界质疑。
据此前威马官方发布的信息显示,威马汽车唯一的电池供应商为宁德时代(43.800, 3.98, 9.99%)。但不久之后,威马EX5申报工信部机动车产品公告的信息被曝光,据第308批新车型公告资料显示,威马EX5共申报了5个版本,有2个版本采用了宁德时代,剩下3个版本采用的均为浙江谷神能源的电池。
在今年4月的北京车展上,也有媒体发现,威马汽车展台的两辆EX5,一辆搭载的是宁德时代的电池,另一辆则选用的浙江谷神能源。
对电池被“偷梁换柱”这一情况,威马汽车称,“一般整车厂商在产品开发阶段会尝试不同型号、配置组合申报目录,但最终上市推出的产品矩阵会考量产品、市场和销售战略等因素,所以准用户们关注厂商公布的预售、上市产品信息,就Get到了要点。”
自今年4月上市至今,威马仍未对外公布EX5的任何参数配置。
6月13日,面对大众的质疑,威马方面在回应新京报记者时称,“威马之前绝对没有说过全部是宁德时代电池,甚至没有宣称过任何版本绝对会使用宁德时代电池。”对方表示,威马明年的计划是10万辆,由此带来的电池需求量是5G,现在基本上没有单一电池厂商能够为单个OEM提供这么大的一个供货。威马会选择包括宁德时代、谷神电池在内共四家电池供应商来实现车辆量产目标。
宣称9月开始真正交付
“造车新势力最大的挑战是交付。这个交付是真正的交付,是将车交给线下用户,而不是一会儿交付给内部员工,一会儿交付给熟人。”沈晖5月31日在2018中国汽车新创峰会上对“真交付”的一番解释,成为近期汽车行业热议的话题。
沈晖在会上说,威马准备在今年9月开始大规模交付,计划今年内交付1万辆以上,用户届时可以在线下门店提到车。这也是沈晖首次在公开场合下公布威马首款车EX5的交付时间表。
在沈晖看来,规模化生产和交付之后,下一个问题是跑量。“新能源行业在全世界、全中国很热闹的情况下没有普及者,普及者是大面积一个产品做到3万、5万,可以大面积地推出市场。这是我们另外一个坎儿。我觉得我们现在上下把这两个坎儿熬过去,就能生存发展。”沈晖说。
有业内专家指出,随着新造车企业准入门槛不断提高,未来资本会逐渐涌向造车新势力的头部企业,为了获得更多资本青睐,造车新势力势必展开更为激烈的“内斗”。毋庸置疑,交付将成为新兴造车企业的下一轮内战。
6月13日,新京报记者就此事联系威马方面,对方表示,有用户由于一些原因退订,是很正常的情况。目前对威马的销售没有太大的影响。截至6月11日中午,威马收到的已经付定金的订单数量是11285名。
来源:新京报 记者 蔡妍霏
谷神电池风波致威马汽车热度骤降 三成意向客户退订
华为官方否认入股威马汽车 只是技术合作
威马汽车挑战10万辆生存线:渠道存短板 盈利非易事
威马汽车喊出造大众化量产产品口号 底气何来?
搜索更多: 威马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