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公布了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指出,今年第一季度社会类培训投诉同比去年增长80.12%,主要集中在语言、艺术、幼教等领域。中消协特别警示,社会类培训领域“卷包跑路”风险正在累积,消费者群体权益受损可能性增大。
根据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统计,2018年第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83664件,投诉解决率75.4%。这些投诉中,最多的3项分别是售后服务、质量问题和虚假宣传。商品类投诉79284件,占总投诉比重为43.17%;服务类投诉96792件,占总投诉比重为52.70%。
中国消费者协会投诉与咨询系统分析显示,第一季度社会类培训投诉同比去年增长80.12%,在各类投诉中增幅明显,达到3579件。有关社会类培训投诉主要集中在语言、艺术、幼教等领域。最主要的问题分别是:培训机构资质不健全;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培训质量参差不齐;合同约定有问题,格式条款显失公平;预付式消费方式遭诟病;以培训之名,行销售之实;培训场所存在安全隐患;网络培训乱象丛生。
此外,1月1日至4月21日,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开了414件社会培训类消费纠纷的法院判决书,同比增长33.55%。从判决文书内容看,主要集中于三类:一是由于培训机构资质不全、或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导致合同无效的案件;二是承诺保过培训案件;三是由于经营不善,公司倒闭引起纠纷的案件。其中,有部分案件性质恶劣,涉嫌合同诈骗。
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别警示消费者,社会类培训领域“卷包跑路”风险正在累积,消费者群体权益受损可能性增大。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记者 任震宇
“交款容易退款难”成培训市场顽疾 中消协:社会类培训领域“卷包跑路”风险正在累积 中消协:一季度投诉同比增八成 警惕社会培训卷包跑路 中国医师协会首届全国毛发移植培训班在北京成功举办 星巴克全美门店将关半天 员工接受反种族歧视培训 搜索更多: 培训 |